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社会事务进校园也好,大学校园开放也好,师生关系也好,难都难在一个“度”的把握。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作者 | 储召生 中国教师报总编辑

“五一”前参加第六十期全国报社负责人岗位培训,其中有一个经验交流环节。中国中医药报社长谈到正在策划一个活动,与北京一所知名中学合作促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这是一项公益性活动,主题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比较契合,报社又能调动中医药方面最好的教学资源,可以想见定会受到中学师生的欢迎。

环顾交流讨论会的圆桌四周,我发现科技、法治、文物、冶金、石油、气象等行业报负责人都在座。假如大家都采取类似的方式进校园,学校教学资源一下子就丰富了起来。但转而一想,都去了会不会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呢?

由此想到中央近日部署的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为中小学教师减负专项整治工作。外地一位小学校长告诉我,每天接到10多个电话布置工作是校园的常态。落实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教师减负精神,确实需要动一番脑筋。

如此多的社会事务进校园,换个角度看也是社会对教育系统的肯定和路径依赖。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部门在开展工作时想到了中小学,总体来说是一件好事,“小手拉大手”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关键是掌握一个“度”。

社会事务动辄进校园,不仅搞得教师和学生都很累,重留痕轻实效的形式主义,社会影响也很坏。本次社会事务进校园专项整治,主要是制定准入标准,严控总量,提高质量,常态管理。也就是说,在保证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前提下规范进校园的事项与活动,实现学校和社会部门的“双赢”。

这个“五一”小长假复旦校园的观光客一定不少。在此之前,复旦大学实行了不需要预约、允许校内食堂就餐等方便访客的措施,接着又提出了“五不准”的要求,违反者将被制止并谢绝再次入校。“五不准”包括群众性文体活动、张贴标语、影响师生的直播等。访客不能反客为主,复旦的规定合情合理,得到了大多数网民的支持。

近年来高校校园开放颇受社会关注。在不影响教学秩序的前提下,作为社会公共资源,大学校园按理说是应该对外开放的。现代大学的主要职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校园开放也是服务社会的一种形式。对开放校园持消极态度的高校师生,一方面是因为可能会对教学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与这几年封闭管理的惯性有关。

大学早已不是象牙塔。正常状态下校园封闭管理是不合适的,甚至是有害的。开放校园既有利于高校作为知识殿堂的形象展示,也有利于公众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把好事做好,需要有复旦这样的精细化管理举措,也需要社会大众的积极配合。即使出现“自行车没锁被人骑走”等不文明行为,从好处想也给了大学师生上了一堂社会课——书本上与现实中还是有差距的。

与想象中有差距的,还有近期的多起研究生联名举报导师事件。从学校的调查结果看,事件中的导师都存在明显的过失,相关高校给予了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停止教学工作等处分。应该说这是极个别的现象,绝大多数研究生导师是称职的,对学生也是关爱有加的。

举报事件有一个细节,是导师经常让研究生接送孩子上下学、帮孩子做作业,甚至协助孩子在重要考试时作弊。这个导师对研究生的要求确实很过分,也真没把研究生当外人。导师的个人事务可以让研究生帮忙吗?我以为不能一概而论。换位思考一下,研究生的个人事务导师是否要提供帮助呢?

这就涉及中国的师生关系。“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过去社会对学生的尊师要求;同时,社会也要求教师应爱生如子。进入现代社会,师生关系的形式内容都有了改变,但师生之间的情谊大体没变。这与西方国家有很大的不同。据说美国大学生毕业工作后,很少有回去看望自己中小学老师的,不是他们不喜欢自己的老师,而是觉得没必要。但在中国,很多人都念念不忘自己儿时的老师。

社会事务进校园也好,大学校园开放也好,师生关系也好,难都难在一个“度”的把握。在中国,关系越近往往越不分彼此,产生了矛盾也越难“拎得清”。两难之间,距离最美,说的就是那个分寸感。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编辑 | 皮皮兵不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