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邮报》在五月二日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尽管中国的电动车造福了全世界,但是拜登政府却将其视为对美国的一种伤害。外界普遍认为,发达国家将引领全球电动车变革,但事实是,由于中国的电动车价格低廉,部分南半球国家的电动车渗透率已经与美国持平。这篇文章警告说,虽然美国政府通过对中国电动汽车的进口来保护本国的汽车工业,但这种做法有可能损害美国公司的技术和竞争力,并最终让美国消费者为之买单。

中美战略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伊拉里亚·马佐科(Raja Mazoko)对以往的看法进行了重新审视:“数年以前,我们一般都相信,在电动车技术推广到南半球之前,北半球的国家会率先推广电动车技术。但是,这种看法已经完全被中国的汽车厂商推翻了。

据 IEA最新报道,泰国在去年登记的每辆新车中,有1辆是电动车,这一比率和美国一样,主要是中国产的。另外,比亚迪还打算在泰国建立一座工厂,这将使其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更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世界上其它地方还在为将来的电气化做准备时,中国却已经开始着手实施。从内燃机到电动车的过渡对于经常面对大气污染的中等收入国家尤为重要。

但是,这种廉价、环保的电动汽车却给拜登政府带来了麻烦。虽然日本政府把应对气候变暖作为一项重点,并且出台了对电动汽车的减税计划,但是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被排除在外,因为所有的汽车都需要在北美进行装配。与此同时,拜登政府仍然对中国的汽车征收较高的关税。他表示:“中国的经济型电动汽车毫无疑问将推动像美国这样的国家的电气化进程。马佐科说:“现在的两难境地就在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博社的分析显示,在中国,电动车的平均价格只有30,000美元,只有美国的一半,有些车型的价格还不到10,000美元。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经济学家大卫·亚图(David Yatto)说,“在美国,没有任何东西能像一辆20,000美元的电动汽车那样,加快脱碳的速度。但是,在同一时间内,对美国的汽车工业来说,这是最快的。

在这种两难的情况下,拜登看起来是要保护本国的汽车业。但是,不管11月大选结果怎样,中美两国就电动车的政策不同,这意味着美国不太可能出现大批中国电动车。

虽然为了保护自己的工业,美国政府已经设法不让中国的电动汽车进入市场,但是这种做法却有可能妨碍美国的汽车厂商进行革新。《华盛顿邮报》提醒说,美国汽车行业如果把那些价格公道、有远见的商品都排除在外,那么他们就会沾沾自喜,这不但会伤害到消费者,也会让美国的汽车厂商在全球市场中被对手甩在后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佐科先生还表示,美国也许错过了促进公司革新的良机。他指出,从过去的经验来看,美国试图在保持自身的工业与保持其竞争力的同时,取得的成绩通常并不理想。詹妮弗·特纳,威尔逊研究中心中国环境论坛的负责人,他强调说:“我们正在和时间赛跑,”他说。如果我们真正关注气候变化,我们就应当向人们提供负担得起的电动车。关键是要为新一代电动技术的革新提供支助,而不只是产品与解决方法上的革新。”

IEA在其最近发布的《全球电动汽车展望》中预计,下一个十年内,电动车的需求量将会大幅增加,从而彻底改造世界汽车业,大幅降低公路交通的油耗。该报告称,中国的消费者对电动车的需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今年全球的电动车销售有望增加超过20%。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中国汽车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优良的品质赢得了国际市场的青睐,而不是什么不正当的竞争。毛宁呼吁美国政府尊重市场规则与公平竞争,不要把“国家安全”的概念绝对化,不要再对中国企业进行歧视、排挤,坚持开放、公平、无歧视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