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颂盛世· 共谱华章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歌颂新中国成立75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展书画艺术家的大爱情怀和中华民族书画国粹的神采、风范。特推出“礼颂盛世 共谱华章”当代书画名家庆祝建国75周年专题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礼颂盛世 共谱华章

1949—2024

谷翠峰,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导师为欧阳中石先生和叶培贵教授,获书法艺术硕士学位。

现为:

辽宁师范大学书法教育研究所所长,美术学院副教授、书法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教育部)全国教育书画协会会员

辽宁省侨联书协副主席

辽宁省高校书法研究会理事

大连书协理事

大连金普新区书协副主席

教育书法协会主席

书法作品多次参加中国书协等主办的展览并获奖,荣获大连“金石文艺奖”2次。

2024年被清秘阁提名为值得市场关注的“书法十家”之一,

5次举办个人展览,多幅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出版著述有《书法论》《书法艺术》《师范书法教程》《中小学书法学习指导》等 12 种。

在《光明日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10 余篇,主持的副省级课题获得大连市社科联优秀成果三等奖,主持、参与省部级课题研究 8项。多次担任省、市书法大赛评委。

山河锦绣 盛世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翠峰老弟认识有八九年了,我们是书友。2011年我在鲁迅美术学院搞的第一次个展,他就从大连专门赶来捧场。后来我们又经常在辽宁省高校书法研究会上碰面,我们书法所的硕士论文也总找他评审。这两年接触的次数更多,印象也更深。

翠峰是书法名家,这是不争的事实,但给我的印象他首先是位学者。他是首都师范大学书法学硕士,师从欧阳中石先生和叶培贵教授。翠峰研究书法文化、书法理论,同时也不忽视技法,他先后出版了几部书法教程,发表了十余篇专业论文,在业内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在青年学子中大有不“识荆”心为恨者。其次,我认为他是文人才子。他拥有雄厚的中文底蕴,诗词歌赋,熟稔于心,生花妙笔,七步成章,论其才华正与张怀瓘“先文而后墨”吻合。每与其晤则面侃侃而谈,所言甚富于学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学问和才华做基石,翠峰的书法也就有了自己的特点。他的书法不俗可能是受黄山谷的影响,黄山谷曾说:“士大夫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治俗之秘诀便在于多读书,善于读书。手不释卷的翠峰总是有自己的艺术抉择,他恪守传统,行书以王羲之、苏轼为楷模,典雅内敛;楷书走褚遂良一路,又融入赵孟頫,筋骨内含,又增几分灵秀。其楷书对联十分雅致,严谨中透露雄逸;行书小品温文尔雅,逸笔草草,深得宋人遗韵。书法的关键在用笔,翠峰对笔法有着透彻的理解。他善于运用笔锋书写,笔法空灵,清气满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一贯主张文墨相兼,翠峰对此也颇有会。他是集学门、诗才和书艺于一身的书家。何谓书卷气?翠峰的书法就有很好的答案,你仔细品读吧。用一首小诗做结束语:翠峰鹊起辽东湾,健笔一枝非等闲。亦墨亦文走正道,崇山峻岭勇登攀。

——杨宝林笔名杨抱朴,博士,教授,沈阳师范大学书法教育研究所所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翠峰之书,蕴含文人情怀,呈现古雅格调。清畅中有沉实,庄重而见灵动。远离粗俗,规避甜俗,不逐时俗。驻守一颗沉静平常之心,排斥躁动,防止虚夸。长于行楷,探求行之松活畅达与楷之谨严规矩的协调结合,既笔笔分明扎实,又处处轻松不拘。简约从容的书写,欹侧闲适的体势,疏朗散放的章法,让人既享受感官愉悦,又体味内在的文化思绪。这里有书法理论的支撑--把握古典审美观念,明确传统根基,不断提高眼界。这得益于书法教育教学的促进--碑帖意识稳固,艺术法度坚实,教材体系规范。这体现文学、文化修养的滋润--情趣会更浓,韵味将更足,高境界高格调更有保证。翠峰很有抱负,在理论、教学、创作的多元融汇中将会更上层楼。

-宋民(辽宁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年来,一直在观翠峰书法,自凡俗至奇绝,几乎目睹其进步,似乎见证了习书者前行辙痕。日前,我曾借用古人论述,关于习书,能得其一法,可成大器。其实翠峰习书可谓用心一也,他经营二王,专心赵孟頫。细观之,所书大字笔画之中也蕴藏颜意。他属于对书法有着灵性那类书家。入门后,便能将古人之形质转化为自家之神采。使之具有天然兼之矣。王僧虔云,“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平闲堂有云,“神采出自形质,形质有亏,则神无所奇,采无从生,贵在‘兼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数书家半生历程所悟之性,翠峰似乎早已悟透。未能悟透者只能以其拙涩怪异之用笔,以遮蔽所欠之神采。说到底,就是欠缺文化底蕴。再看翠峰用笔,轻巧之中略带拙笨,将古人之意融于自我点画之内。表面似无意,实则苦用心。这就是为什么翠峰先生的作品整体看上去,灵动而飘逸,就是他吃透了古人笔先之意。即便写得清秀,也感觉沉稳并有古意。说天才不合时宜,学习书法确实需要一点灵性和灵气。这灵性灵气就是心灵秀美之气,习书者不妨试试,如果不具有这种心灵秀美之气,下再多的功夫,也难以将字写得俊美,而只能写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翠峰的隶书与章草,也各有特点,隶书一改扁平方正规矩,而饱满长圆,即有汉隶之苍朴,也有曹全之秀隽。章草也追求清秀,不是一味地奇古。

——徐铎作家,书画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砚兄翠峰,儒雅温厚而又骨力内含,渠书如也。依我看,翠峰的字,正、清、醇、健、雅,五味毕呈。他受过严格而全面的书法理论及技法训练,五体咸善,碑帖并能。其痴书入骨,钟情经典,溯赵松雪、米海岳诸贤而上,深探晋唐古法,以“俊达雅逸”之鹤趣为尊,朝乾夕惕、兀兀穷年懿绩初彰,岂无由哉!

郑志刚(书画家,博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和谷翠峰教授相交有年了,辽南两座千年古城金州、复州的山水和底蕴,赋予了他谦谦君子的风度和丰厚的文学修养,他扎实的中文功底影响、带动了身边一批习书人充满了正能量。因博闻强记,他的书法气息高古,格调雅致,大黑山下俨然聚集起两千年后的书学杏坛。辽宁省教育厅曾经将园丁奖”授予他,真实至名归。正像他主持的大连电视台“启明星”大讲堂,他从临摹经典入手示范剖析法帖中的魏晋风流、唐人法度、宋人情怀,他也借鉴明清经典,予书法以文学气质,他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前行的路。正如余秋雨所说,“书法实在是我们进入中国文化史的一个简要读本。如果说它简要的话,并不是说它浅,它很深,它很高、他引导一批爱好者通过练书法、读书法、追书法培养习书人的书卷气,弘扬真正的书法美学,

翁铭峰(学者、书法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艺诺艺术运营中心

特邀顾问:边舒才 贺成才 何胜江 唐明珍 李 晖 李云集 罗建泉 刘俊京 邹立颖(先后以姓氏首字母为序)

艺术顾问:陈天增 大 力 董振怀 范宝峰 葛建伟 金增友 金格格 李自龙 刘齐 刘艳会 刘建国 路 民 骆旭放 孟 鸣 慕容菲 李国光 刘新春 刘满才 刘艺青 马万国 沈克明 纪德胜 孙延祥 苏 童 宿万盛 逄建明 徐可大 徐晓丽 吴山石 吴 康 吴龙春 王晓银 王定锁 王传银 王巨亭 王信聪 王佑学 王培忠 王录山 王云 王世伟 徐志敏 尹晓彦 杨子健 仲中晓 周 菁 张家会 张元斌 张文瑞 于广生 祝夫刚 赵永夫 赵毅 赵望来 (先后以姓氏首字母为序)

总编:王樱红

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 百度百家号 顶端新闻 知乎 华人头条 网易 凤凰新闻 腾讯 西瓜视频 小红书 新浪微博 今日头条 一点资讯 搜狐 企鹅号 快手 抖音“艺诺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