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遭遇三大战役的失败后,对于大陆的统治开始摇摇欲坠,所有人都知道天下大势已经不在国民党手中,已经纷纷准备后路,而蒋介石也不例外,他最终会将后路定在台湾岛,是受到一个人的提点,这个人就是张其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个名字,很多人一定非常陌生。确实,他在国民党的政治生涯并不显赫,但是他在地理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甚至被当时的人们誉为“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早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收回台湾,作为地理学家的张其昀就曾对蒋介石谈论起台湾的地理优势。

1949年,当国军接连失败,蒋介石一直在思考后路的时候,张其昀对蒋介石说:要想国民党军队能活下去,只能撤往台湾省!

最终,蒋介石下定决心退往台湾。

其实,在三大战役后,虽然国民党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但是放在蒋介石面前还有很多选择:其一,西撤,将国民政府迁往西南地区,利用地形进行割据;其二,南撤海南;其三,退守台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对于西撤这个方案,蒋介石早就想过了。要知道在抗日战争时期,大西南就是作为国民政府的大后方,当时蒋介石就是在重庆对全国发号施令,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有着当初的基础,退守西南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案。再加上当地山林密布,有着很好的地理优势。因此,蒋介石最初的打算就是将退路定在西南。

不过,从后来解放军能快速解放川蜀之地来看,那种所谓的地形根本无法阻挡解放军进攻的脚步,如果蒋介石将退路选择在西南,可能我国早就实现统一了。

而海南岛与台湾岛都是属于孤岛,有着海峡的天然阻碍,对于没有足够实力海军的新中国来说,这确实是难以逾越的鸿沟。但是蒋介石最终选择台湾岛,是认为海南岛没有台湾那样的地理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台湾岛到底有哪些优势,能让蒋介石认定这就是自己的后路呢?

其一,地理优势。

台湾岛是东亚海域的中心,距离日本比较近,要知道美军在二战后就在日本驻军。美国无法干涉中国内战,就算蒋介石无法维持他的统治,他们也没有好的理由进行干涉,但是如果退守台湾的蒋介石要被消灭,那也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因此不会坐看蒋介石的灭亡,于是就会从日本出兵支援,而从日本去支援台湾不需要多少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二,设备优势。

对于海南岛,其实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工业设施,国民党并没有多少投入,但是台湾不一样。要知道日本占据台湾已经有数十年,在这里建设了大量的工业基地,以及岛上的防备武器,蒋介石在接受台湾后是将这些全盘接收的。而在解放战争时期,他就派遣孙立人在这里进行军队训练,在台湾,蒋介石还有着一支军队,可以与解放军抗衡。

其三,名望优势。

在甲午战争后,台湾就被清政府割让给了日本,而在抗日战争结束,台湾实现光复,在当地人心中,蒋介石就是那个英雄,因此对于他的统治是非常欢迎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蒋介石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退守台湾,等待时机,然后反攻大陆。只可惜中国日渐强大,他终究只能在孤岛上了却一生,不仅没能成为民族英雄,反而成了分裂国家的千古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