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刚过,百度公关副总裁璩静亲自下场涉足短视频领域,因其言论冷酷而现实,引起广泛争议,短短五天内粉丝数激增至百万级别,同时被骂上热搜,之后清空全部内容。对此,互联网舆论场上分成赞同和批评两派,最终,很多媒体认为,此举造成百度市值蒸发超60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9日凌晨,璩静在朋友圈道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分析此事件的表达自己态度的观点太多,为避免重复就不赘述了,但@紫竹商业评论 想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一下:因为最近的种种事实说明——大佬们的网红焦虑,正在改变媒体市场格局——新媒体时代,自媒体也是媒体,大佬的自媒体,就是大媒体。

01.百度公关一号位一次失败的网红探索?

网红是什么?

是有足够的话题性,话题足够多,留给媒体、自媒体参与传播的空间足够多,受众可以共情的点足够多,自然引起全网更多人关注以及主动的传播,多家媒体主动报道,多家自媒体主动开始评论分析和质疑批评,众多网友开始深(人)挖(肉)网红背后的全部信息,各种评(网)论(暴)镜头前的这个人……有赞同,有讽刺,有批判,有嘲笑,这就是一个普通网红的全生命周期。

企业公关部门负责人想做网红,一开始就应该会对自身被反噬,以及为所在公司自身形象、甚至经营业绩背锅,都有一定心理准备,甚至应该有预案,当然,不一定一开始就有完美应对方案,但至少论证过,而且,新媒体环境下,要的是随机应变、因势利导的能力,这应该是企业公关或品牌团队的基本能力。

比如,将错就错,某大佬网红因卖车而与二手车商群体搅在一起,一点也没实现向上链接的初衷,当全网都嘲笑时,他全身心转入二手车领域深耕,反而可能有一个全新市场空间。

而反观璩静这次网红出圈之后,她现在的每一个私下或公开言论,都成了全网焦点,成了媒体和自媒体的流量来源。

所以,璩静这次的网红试水,哪一点预期没达成?出圈没成功吗?能说是失败的尝试吗?

02.霸总们的网红焦虑能否放下执念?

霸总网红,或许是从董明珠雷军开始的吧?罗永浩俞敏洪等等,细数起来,已经数不胜数了,最近,又出现周鸿祎要学雷军学董宇辉立志做网红,之后贾跃亭宣布要打造网红IP。

网红,实际上是一个团队共同打造一个IP,只是出镜的人,因此成为公众人物,要承受的太多,这才是素人容易成网红的先天优势,当然,也是素人成为网红后很快陨落的原因,因为需要极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不过,让人不理解的,除去无意中成了网红的霸总,主要是那些拼命想挤进网红队伍的企业家和高管们——你们都这个年纪了,也曾经或依然功成名就,占尽了之前经济发展的红利,现在的年轻人只能去网红市场挣口饭,你们坐拥天量资本,有公司实体和有资金通道支撑,还要来和年轻人抢这个网红市场的饭碗吗?无论自带流量还是你们自带的“钞能力”,再加上购买的粉丝量和平台流量扶持,对于现在白手起家的年轻人,都是降维打击,如果依托流量优势再开直播,那真的是年轻网红们的噩梦。

给年轻人留点生存空间吧。

03.大佬们的网红焦虑与媒体市场洗牌

我开头已经说了,自媒体也是媒体,霸总的自媒体也是媒体,当发声渠道平权化以后,霸总们纷纷披挂上阵做网红背后,也将撼动原有的媒体市场格局。

下一步,这些霸总网红继续发展,其IP账号就可以平替媒体发布平台,一般对外发布的企业信息,官方自媒体发布后,几个霸总互相转发、第三方视角评论,就可以达到传播目的。至于其他媒体、自媒体,自发帮助传播、评论,都不太影响传播效果的大局。

所以,当这些霸总自媒体的有效传播性质被充分利用起来后,整个媒体市场大洗牌才更明显。

当然,那时,媒体就只能回归本源——靠自己生产的新闻产品来生存,或者,尽快与自己能链接的受众群体建立实质性链接,或者,以一个新闻机构身份,亲自下场去网红市场分一杯羹,都可能是新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