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博物馆,奇妙的“红楼”联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6年游览苏州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藏明清苏作文物展”相遇。展览摆件既精致典雅,又“似曾相识”,起初冒出这种感觉,多少觉得自己有点“不自量力”,敢和文物“攀亲近”。

直到,看到这个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州织造”,这个常被清宫剧提及的部门,承办宫廷方方面面物品制造、采办。

这些由苏州织造“严选出品”的生活物品、摆件工艺与宫廷贵族生活息息相关,成为王亲贵族之间人情往来的“流通货币”。今天赏赐这个,明天进贡那个。

当然,除了勾起清宫剧的记忆,脑海里不断闪现出与《红楼梦》相关的场景。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的章节中,曹公笔下提到诸多府内生活用品,比如:

“未至池前,只见几个婆子手里都捧着一色捏丝戗金五彩大盒子走来。”

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本在文中给到注解:

捏丝戗(qiànɡ呛)金五彩大盒子——一种有窗孔的透气的漆捧盒,窗孔捏铜丝成纱状。“戗金”为漆器工艺之一,在深色漆地上,镂划出纤细的花纹沟槽,槽内涂胶,上粘金箔,呈现金色花纹。

我们再看文物展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剔红飞龙宴盒(清 乾隆)

我们再看文物介绍,“红漆”“呛金”与《红楼梦》提到的这个“五彩大盒子”存在诸多相似元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楼梦》中那些拗口、陌生的物品,仿佛这一刻具象化呈现在眼前。婆子们捧着这些奢华、精致的盒子在大观园里忙碌筹备,王熙凤干练调理地打点一切,宁荣二府等待一场繁华家宴,小说里的场景在脑海里更加生动、亲切、具体。

此外,苏作文物展陈设的杯盏也十分精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螺甸嵌人物漆碗(明 晚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粉彩绿里花形盃(清 乾隆

“栊翠庵茶品梅花雪”章节中,妙玉拿出的那些精致茶具,令人记忆深刻。

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瓟斝”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便斟了一斝,递与宝钗。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点犀”。妙玉斟了一与黛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

看来,曹公笔下这些精致的茶具器皿,今人唯有走进博物馆,浏览典藏展品,才能感知一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剔红万岁长春铜里盖碗(清 乾隆)

博物馆陈列的杯盏已经十分精美,但所见文物似乎仍与《红楼梦》描绘的精致仍有差距。

还有,刘姥姥在宴会上吃酒使的“黄杨根整抠的十个大套杯”又是什么样的呢。那场奢靡的盛宴,终究在读者的心中留下无限遐想。

曹公笔下的《红楼梦》豪门生活生动细节,毋庸置疑与他本人显赫的家世密不可分。

根据人民文学出本社《红楼梦》前言记载,曹雪芹祖辈曹玺曾于康熙二年担任江宁织造,曹玺病故后,其子曹寅任苏州织造,后任江宁织造、两淮巡盐御史等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看来,苏作文物展的文物勾起读者关于《红楼梦》的诸多联想,也并不稀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