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2023年年报以及一季度报点评,单件产品利润增长和销量增长带动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超预期!奶粉冷饮表现靓眼,并预计奶粉二季度增长20%以上,冷饮24全年增长10%以上

业绩的强劲增长再一次彰显了伊利股份在行业里的领导地位。根据第三方市场调研数据综合显示,伊利股份稳居液态类乳品、成人奶粉、冷饮等多个零售细分市场第一。

在公布最新业绩的同时,伊利股份还发布公告称,拟以不超过41.88元/股的价格,回购金额不低于10亿元且不高于20亿元的公司股份。回购股份将全部予以注销并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10派12元,总股本63.66亿元,派发红利76.4亿元,占净利润73.25%。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78亿元,2022年为0.94亿元。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19.59亿元,增加了9.55亿元;其他权益工具投资20.74亿元,减少了13.47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报告期,纯奶品类的市场零售额较上年保持增长态势,其中,有机纯奶市场零售额,较上年增长了13.5%;以乳基功能营养品为代表的成人奶粉,其市场零售额较上年增长约4.7%。

原奶下跌,销售价也是下跌的,只要因为伊利控价比较好,销售价小于原奶下跌,还实现了增长。奶粉和奶制品成本压力够大的。

随着国家陆续颁布一系列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消费市场持续复苏,消费者对天然营养、有机、功能性等高品质乳制品的需求呈增长态势。

伊利股份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坚守品质根基,快速应变,通过调整产品结构、优化销售模式等带动消费增长;主动求新,加码创新和数智化投入,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以行业领导者的先见先行,引领乳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另外由于公司对伊利未来充满信心,对公司业绩增长尤其是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增长大幅好于主要食品板块企业以及同行非常满意,因此公司拿出10亿元到20亿元回购股份注销。这个回购是大幅超出预期的,表达了管理层对伊利的信心,认为伊利严重低估。那么2023年分红和回购的金额加起来就合计在86亿到96亿元以上了,相当于9成的净利润都回报给了股东。伊利对股东是真的大方和慷慨,说明伊利企业赚的是真金白银。

社保在一季度清仓后,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又回补5370万股,之前持有的是6422万股;张坤又加了200万股,保险和指数ETF增持200万股以上,北向减仓1674万股,刘春海退出十大股东,也就是说之前持有的6332万股,现在肯定是小于5369万股了。

这是公布完一季报后的操作,有一些一致性,社保更加激进精准一些,看到了什么呢?是股息还是回购,还是有什么发展的动力呢?

内资接盘外资和前高管的持股,股价也应证了,扛着没怎么跌,离29元比较近,目前形成了高位震荡,今天没有上证跌得多,接下来可以密切观察变化。

按坏账计提方法分类披露计提1个亿,实际核销755万。

存货中原材料58.44亿元,跌价准备1.16亿元,占比1.98%,去年67亿元,跌价准备0.55亿元,占比0.8%。库存商品42.2亿元,跌价准备3.62亿元,占比8.58%,去年46.55亿元,跌价准备2.87亿元,占比6.17%。半成品31亿元,跌价准备6.14亿元,占比19.8%,去年34.1亿元,跌价准备1.89亿元,占比5.54%,跌价准备同比324%。

目前不管是基本面还是技术面,伊利是比较合适的时候了,虽说可能会下跌,但空间有限,大概1:5的风报比,是值得重仓压上的,跌个10%,上面有50%的空间。

今年这几个月,社保和张坤重新买入,还有喜欢稳定资产的保险也来了,并非巧合。

不过随便看看图就能翻倍的投资者,一定要远离这类股票,对于他们来说,这种资产太稳定太慢了,我一朋友就说过,我一天过你一年的,他们这样的必须享受快节奏的刺激,所以说人跟人不一样,理性地想想自己到底是谁,是什么样的人,想要什么?

投资是这样,生活也是这样,看再多的书,不思考,一样会心浮气燥,气定神闲,读书和思考,还有运动,缺一不可。

点个关注,投资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