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留安徽安庆的时候,去参观了一座寺院迎江寺,整座寺院建筑在长江岸边的高地上,殿堂巍峨,从十里开外就能见其雄姿。

安庆建城距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乾隆二十五年,也就是1760年,到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安庆一直是安徽省首府所在地,作为安徽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安庆也是中国较早接受近代文明的城市之一,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其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文化底蕴为这座城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位于长江岸边枞阳门外的这座迎江寺就是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胜迹之一。迎江寺上临匡庐,下接九华山,北攘天柱,南临长江,可谓得天地之灵气,占人文之辉光。

迎江寺面积3万余平方米,始建于北宋开宝七年(974年),整座寺院由天王殿、大雄宝殿、振风塔、毗庐殿、藏经楼、大士阁、法堂、广嗣殿等建筑组成,古称护国永昌禅寺,又名万佛寺。纵观寺院,殿宇华丽,气势恢宏,是名副其实的长江名刹。

据资料记载,这座寺院历史上有过9次大修,清朝咸丰十一年(1861年)毁于战火。清同治元年(1862年)重建,赐名“迎江寺”,意为寺院迎长江而立。光绪元年(1875年),慈禧太后赐迎江寺“妙明园”匾额,悬于藏经阁上。

寺院的深处耸立着一座振风塔,浑厚的塔身造型优美,巍然屹立,直入云霄。在长江渡轮上远观寺院,一幅“塔影横江”的图画美妙绝伦,如果是在月朗星稀的夜晚,则呈现一幅晴空月夜江横塔影的奇异视觉,因此,这样的画面也被誉为安庆胜景之一。

振风塔是迎江寺内标志性建筑,原名万佛塔,又名迎江寺塔,后取名“振风”,寓意“以振文风”。该塔从明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开始兴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建成,是长江沿岸古塔之一。这座塔高达72.74米,位居全国108座砖石结构古塔中第二名。

站在振风塔下观看,塔为八角七级楼阁式砖石结构,自底向顶按比例缩小呈圆锥形,每一层则各有称谓,或取佛陀妙语,或引佛家经典,寓意深远。

据说这座塔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为长江上的渡轮导航引渡,无论你是顺流而下还是溯江而上,远远地就能望见塔身,不至于在苍茫的长江上失去方向。在早年,一定有很多人,在长江溯流往来中,看到塔就像看到岸一样内心踏实而安然许多吧。

振风塔的设计也非常独特,从第三层开始层层有门,168级台阶盘旋而上,石阶也盘旋相通,且变化多端,位置各异,时而由东而入内,时而由西而登临。

一块匾额上介绍,振风塔的造型和结构是集中国历代佛塔建筑艺术之大成,融合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民族特色,并加以发展和提高。此塔设计精巧,造型别致,结构新颖,在中国佛塔中独树一帜,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在历史上,振风塔也经历了多次修缮和重建,这些维修保护不仅保留了振风塔的古色古香,也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如今已成为安庆市的重要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之一。

“过了安庆不说塔”、“万里长江第一塔”和“宝塔王”的美称,引得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慕名而来,留下美好诗篇。

清代文人张英来到这里后留下名篇《登迎江寺塔同陈子匡诸子赋》:“荒寺城隅古渡头,浮屠百尺照沧洲。遥从皖口东南出,半落长江日夜流。云外平分天柱影,望中收尽海门秋。登临此日俱词客,今古烟波起暮愁。”

张英是安徽桐城人,清代文学家康熙二年(1663年)中举进入仕途,或许他参观迎江寺的时候,寺院比较破败,以至于他说“荒寺城隅古渡头”,这首诗是张英与朋友们一同游览迎江寺并登上寺塔时所作。诗中描绘了寺庙的荒凉与塔的高耸,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感慨。

同为桐城人的姚鼐,也曾陪朋友浏览过迎江寺,并留下诗篇《春日陪张大中丞游迎江寺》:“皖城雄控皖峰底,皖公城下江千里。天堑由来属胜形,云明递发山川美。峨峨古寺迎江开,光饮江流啮江沚。”姚鼐生活于清代乾隆年间,他31岁时进士及第,官至刑部郎中。这首诗以春日游览迎江寺为背景,通过描绘安庆的地理位置和山川美景,突出了迎江寺的雄伟与壮丽。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紧靠长江的寺院,光是地理位置都引人探寻,我抵达的时候是一个明朗的晴日,寺院外的长江水静缓流深,“货轮长鸣争先渡,激起浪花跃船头”,江上的货轮来来往往,而寺院香烟袅袅,古树静幽。

随意在寺院内游走,清风徐徐,万物生长,阳光打在翘脚的屋檐投射到另一面墙壁上,形成一幅简笔素描,游人两三,他们在长廊下休息,或者认真地在殿前礼佛,偶尔,与一两个僧人擦肩而过,他们衣袂僧袍在我面前经过,进入我的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