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说的是哪一个团呢?解放军成都军区第13军38师步兵113团。

步兵113团组建于1940年,前身来源于青年抗敌决死队一部,在陈赓大将麾下南征北战,作风顽强,屡建战功,一直是所在部队的主力团。对越自卫反击战发起前,步兵113团属于乙种部队,编制单位少,兵员不到1500人。根据上级命令,该团紧急扩编为甲种部队,补入1000多名新兵和新干部,使兵员增加到2700多人,并补充了编制和武器,使全团达到齐装满员的临战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9年2月17日凌晨,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步兵113团在军师序列内,参加强渡红河、攻打坝洒的战斗。该团隐蔽前进,行动迅速,成功渡过红河,占领了滩头阵地。根据师作战计划,步兵113团迅速展开队形,以一个连猛打猛冲,一举插入敌后,切断了坝洒之敌的退路,保障师主力对该地区形成包围。

在下边的总攻战斗中,步兵113团攻势凌厉,连续攻克297、15号、16号、17号、18号、22号、23号等高地,击溃越军一个加强营,切断了坝洒县城与外围之敌的联系,并坚决击退前来增援的越军,巩固了包围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7日中午,步兵113团一举夺取坝洒县城,成为全线第二个攻占县城的部队。此后步兵113团协同兄弟部队步兵112团并力攻击,逐段压缩敌人,经过31小时战斗将包围圈内的500余名越军全部歼灭,创造了自卫反击战的“第一个歼灭战”。

2月21日,奉第13军命令,步兵113团在师序列内向前机动,参加突击柑塘的战斗。23日发起全线进攻后,步兵113团在炮兵火力掩护下,从师右翼突破外约姆河,连续夺取241高地、439高地等要点,歼灭越军2个连,插入敌人防线5公里。

24日,步兵113团继续发展进攻,坚决粉碎563高地至587高地一线的越军抵抗,攻占朗娃东南无名高地,形成了对柑塘地区守敌的包围。25日第13军发起总攻,一举攻占重镇柑塘,打垮了守敌步兵345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后步兵113团奉命在外波河西岸组织防御,监视东岸之敌,并随时准备抗敌反扑,配合军主力展开清剿战斗。该团在外波河西岸阵地防守10昼夜,击退越军发起的多次反扑,歼敌200余人,牢牢守住了阵地。在完成掩护主力部队撤退的任务后,步兵113团各部也密切配合,迅速机动,于3月12日撤回边境内,胜利完成了作战任务。

在这次自卫反击战中,步兵113团作战24天,攻入敌纵深38公里,先后转战上百公里,攻克大小高地43个,摧毁各种火力点、工事275个,毙伤俘敌732人,缴获和击毁武器弹药、军用物资一批,取得了突出战果,打出了国威军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