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旭蓝天(000040.SZ)和东旭光电(000413.SZ)先后宣布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正式成为监管部门调查的对象。这一消息在资本市场引起轩然大波,投资者对于东旭集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产生了严重质疑。

根据公告,东旭光电和东旭蓝天均因未在规定期限内披露2023年年报而遭到证监会立案。这一行为违反了《证券法》和《行政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两家公司均表示,未能按时披露年报是因为涉及年度报告中财务信息等重要事项的核实查证程序未能完成,同时,2024年一季度报也将延期披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旭蓝天和东旭光电在公告中均表示,公司正在努力推进相关工作,加强与年报编制各相关方的工作沟通,以确保尽早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和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然而,两家公司也坦言,不排除最终无法实施既定安排,这可能导致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

更为重要的是,有股民向“那父财经”爆料称,东旭实控人李兆廷自今年2月底至3月初就被有权机构控制,至今未能自由。这一消息尚未得到东旭蓝天方面的明确回应,“那父财经”在5月10日上午致电东旭蓝天证券部求证,但公司人员表示“此事还不清楚”。

今年一月初,“那父财经”曾推出系列报道,对东旭蓝天和东旭光电的财务数据进行了深入剖析和研判。四个月后,东旭系两家公司的立案调查证实了当时文章内容的“精准”性,引发市场对于东旭集团财务问题的进一步关注。

东旭蓝天和东旭光电的股价在5月6日同时停牌,东旭蓝天的股价为2.41元/股,总市值35.83亿;东旭光电的股价为1.43元/股,总市值80.55亿元。市场对于两家公司的股价和市值预期普遍持悲观态度,认为此次立案调查可能对两家公司的长远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东旭蓝天和东旭光电的立案调查,不仅对两家公司自身,也对整个A股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监管部门加大对财务造假打击力度的大背景下,东旭系能否度过此次危机,还需时间和市场的检验。对于投资者而言,提高风险意识,谨慎投资,是应对此类事件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