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探索推广由科学家担任中小学科学副校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说:市教委主任周亚明昨天做客2024上海“民生访谈” 采访对象供图

新民晚报讯(记者 陆梓华)从去年起,黄浦区率先开展“百位青年科学家进校园”行动,组织百位青年科学家与中小学结对,担任校外科技辅导员或科学副校长,带动学校科学教师团队提升专业水平。市教委主任周亚明昨天做客2024上海“民生访谈”节目时透露,相关做法将在全市探索推广,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动对接引领中小学科学教育,尝试以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教育集团为试点,探索构建大中小学段纵向贯通、校内校外横向联动的科学教育新范式,促进本市中小学科学教育的转型升级。

周亚明表示,要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广泛参与科学探究和实践,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质,在青少年心中种下科学梦想的种子。

目前,上海正在努力创建“市-区-校”协同,“家-校-社”联动的“大科学教育”工作格局。要汇集高科技企业、高校实验室和校外各类科技场馆等高水平科学教育资源,优化科学教育校外培训资源供给,打造多元辐射的科学教育“中央厨房”,努力形成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比如,嘉定区创新设立了“青少年科创集散地”,为区域中小学生提供了别具一格的开放式科创空间。自2018年以来,嘉定区的“青少年科创集散地”服务学生超过23.4万人次,覆盖92所学校,开展人工智能、科学实践、数字艺术、航空航天等多类科创课程。

前不久,市教委发布了义务教育质量“绿色指标”3.0版。其中强化了科技和创新素养测评,对原有的“科学”测试进行迭代升级,增加了“工程与技术素养”“创新素养”测评。这也是为了探索长效机制,优化评价方式,更好地促进中小学科学教育,助力创新人才培养。

在教育部公布的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中,上海有5个区和39所中小学榜上有名。今年,上海进一步打造先行先试联合体,发挥这些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的辐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