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江苏省南通市发生了一起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一辆满载学生的大巴车与一辆渣土车发生了猛烈碰撞。据当地官方通报,此次事故造成了令人痛心的后果,其中1人不幸遇难,1人伤势严重,另有6人受轻伤或轻微伤。事故的原因已经初步查明,但官方通报的发布却引发了一些网友的质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此情况,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李泓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官方在处理此类事故时,应当摒弃“惯性遮蔽”的思维模式,尽快向公众报告事实真相,而在原因的披露上则需谨慎行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强调,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政府不能简单地采取“应付”老百姓的态度。舆情不是敌情,公众对于信息的渴求与关注是出于对自身安全的关心和对社会公正的期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教授进一步指出,公信力是政府执政的基石,而这份公信力往往就消解在官方的吞吞吐吐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呼吁政府在面对舆情时,应坦诚、透明地回应公众关切,用事实说话,用真相服众。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也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