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那么硬,吃了牙齿不会崩掉吗?”“我们的地球有几层?”“极端天气增加,全球气候变暖是罪魁祸首?”近日,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推进“一区一所”特色科普行动走进荔湾区,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六位科学家为荔湾区六所中小学带来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科普大餐”。

这是广州市科协、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共同推进荔湾区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共建的首个“一区一所”特色科普行动的生动实践,也是开启“大院大所”赋能广州中小学校“双减”工作的有益尝试。

集成增效,共建“一区一所”特色科普行动

“科普行动带动了科学热、科普热,充分发挥了科协跨行业、跨领域的组织优势,积极推动科研院所与学校的深度共建合作,在优质科技科普资源释放与青少年科学素质培育需要之间‘牵线搭桥’,”广州市科协表示,“开展共建‘一区一所’特色科普行动系列活动,旨在汇聚各方力量联动融合协同发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形成具有广州特色、湾区领先、国内国际一流的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品牌,推动广州科普资源的结构性布局和区域科普均衡发展。”

推进“一区一所”特色科普行动,是贯彻落实日前印发的《加强新时代广州市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行动方案》的具体举措,深度挖掘优质科学教育资源,积极主动做好学校需求与科学教育资源双向对接的协调工作,搭建供需对接工作平台和联系桥梁,推进每所学校结对至少1所具有一定科普功能的机构(馆所、基地、园区、企业等),动员一批具有科技创新前沿领域科研优势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面向全市中小学校开放跨学科主题学习教育资源。

本次首批推动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5个系统科研院所与广州5个区中小学结对共建,在现有的科学教育资源和工作机制基础上整合资源、集成增效,全方位、多层次拓展科研院所开发、共享中小学科学教育资源与服务的功能,高质量打造“一区一所”科普行动。

寓教于乐,共生“科学探究实践”教育智慧

4月16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吴世军博士走进广东实验中学荔湾学校第二小学,开展以《石头可以吃吗》为题的科普讲座,让同学们动手操作,从制作豆腐的过程中学习矿物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广州市西关外国语流花学校,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朱建喜教授以《神奇的矿物》为题,从色彩绚烂的金刚石切入,讲述矿物的定义、特点、种类和演化历程,鼓励同学们根据生活实践举例探索矿物的用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同一天的广州市荔湾区合兴苑小学课堂,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陈华勇教授,正在拿着矿物标本,让学生学会如何辨别岩石的种类。同学们通过近距离观察、触摸独特的矿石,用放大镜识别藏在岩石里的金子,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收获满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球变暖,将如何影响我们在地球上的生存?4月22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陈雪霏博士为荔湾区沙面小学师生做主题为“气候变化的过去与未来”的自然科普讲座,向学生们讲述,气候变化早已在无声无息中来到我们身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球里面有什么呢?”4月24日,广州市真光中学初中部本部校区迎来一场生动有趣的科普讲座,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刘星成特任研究员引导同学们深入探索地球内部世界。他们惊奇地发现地球除了坚硬的地壳外,还有炽热的地幔和神秘的地核,引起同学们的浓厚兴趣,纷纷凑上前“研究”这些神秘的石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气颗粒物长啥样,从哪来?有什么危害?”5月13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丁翔研究员也走进荔湾区西关培正小学,向同学们科普大气中颗粒物污染的有趣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传统的“讲解模式”升级为“探究模式”,2024年“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进一步丰富科学实践的路径和策略,科普讲座采用观测研究、创客活动、科技创作等实践形式,以身边的科技为切入口,以挑战性问题为出发点,引导青少年探究科学现象、发现科学问题、激发科学兴趣。在学思结合、寓教于乐中,培养青少年提升科学素养、厚植家国情怀。

示范引领,共筑全域科普大格局

广州市科协动员各方力量,充分激发其在构建大科学教育格局中的引领作用,创新性地整合科研机构在科普、科教方面的资源,开展科普讲座、科普研学、科普展览、科普师资培训等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活动。同时积极引入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的优质资源,推动科普宣讲进校园,共筑全域科普大格局。

接下来,广州市科协将以共建“一区一所”特色科普行动为契机,创新科普形式,推进科普服务均衡普惠,持续开展“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品牌活动,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有效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