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财政部公布了今年国债发行的有关安排并列出了各类国债的对应时间表,其中超长期特别国债尤其引人关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从2024年开始中国将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之后超长期特别国债便进入了统筹部署阶段,如今终于要与大家见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财政部公布的发行安排表来看2024年的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按照期限不同分为三类,分别是20年期限、30年期限和50年期限的,第一期则分别在5月24日、5月17日和6月14日发行。

消息一出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大家的重点集中在6月14日发行的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上,不少人表示不知道自己50年后还在不在了,绝对不会去买。

我只能说买不买是每个人自己的决定,但决定买不买的前提是你有资格购买,金融小白们还真以为谁都能购买50年的国债,显然是高看了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特别国债就有普通国债,后者每个月都会发行,如今这个月的10号就发行了300亿元的凭证式储蓄国债,猜猜有没有人买?答案是开售当天就卖完了,有银行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开售一小时卖光。

对此我一点都不惊讶,因为每次储蓄国债开售时都是这样的情景,“抢购”国债早已是习以为常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老百姓能在发行当日买到的国债投资期限为3年和5年,不像超长期特别国债那样至少是20年,多的要等50年后才能取回本金。

从投资安全性和收益率的角度来说国债绝对是王者。国债是中央政府向社会借钱,是以国家信用为担保的,有些人不知道“国家信用”的含义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国债比任何一家银行、包括全国最大的工商银行的存款还要安全,后者是以银行的商业信用为担保的,国有企业的信用怎么可能和国家信用相提并论呢?

在安全性比四大行的存款还要高的情况下最近发行的三年期和五年期国债年利率分别为2.38%和2.5%。作为对比,四大行五年期定期存款的挂牌利率为2%、普通储户能接触到的利率最高的三年期大额存单为2.35%,没有国债利率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可能会说城商行的存款利率更高。这话没错,但城商行的信用比四大行还要低很多,不要“碰瓷”国家信用了。另外,股票基金的潜在收益率很高,你怎么不去买呢?抛开风险和安全性谈收益无疑是非常愚蠢的表现。

可以确定的是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利率比储蓄国债还要高,去年发行的一期50年期国债票面利率为3.27%,特别国债可能没有那么高但一定是超过2.5%的。请大家注意,国债利率确定下来后是不会变化的,也就是说未来市场利率下调也不受影响。

最近一年里银行存款利率下调了三次,之后还会继续下调,五年、十年后稍微大点的银行存款利率能做到1.8%就不错了,拉长周期来看奔着1.5%以下而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时候大家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不能只看最近一两年的情形,更不要说哪怕就看现在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利率也是比四大行最长的定存以及大额存单要高的。

记得2020年房贷利率改革的时候我苦口婆心地劝大家选LPR,不少人对我冷嘲热讽,认为银行是不会吃亏的,偏要选固定利率,结果是什么大家已经很清楚了。一直坚持固定利率至今的房贷比选LPR的高1%至2%,从整个房贷周期来看少则多出几万元,多则差了十几万元甚至二、三十万元的利息。这就是明明缺乏金融知识却偏执地认为自己什么都懂的后果。

说回超长期特别国债的事情上来。投资期限确实很长,尤其是50年的超长期特别国债,真要用钱的时候怎么办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类型的国债是可以在二级市场上出售的。

老百姓接触的比较多的三年或五年储蓄国债不能交易(可以提前赎回会损失一些利息),只能从国家那里买,等国家把本金还给投资者,超长期特别国债则不同,可以像股票一样在二级市场上买卖。

对于需要用钱的人来说能够连本带利把国债转让给其他投资者。事实上很多购买了长期国债的机构或个人每天都在交易,国债再他们手上只待了不到一年就被卖给了其他人。

因此,不用担心真的要到50年后才能拿回全部本金。当然,如果是准备而孩子或孙辈留一笔钱,可以一直持有超长期特别国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上一共发行过三次特别国债,大部分额度都是定向发行的,也就是只有银行等金融机构能够购买,不对公众开放,这就是我为什么说你先不要讨论买不买的问题,而是看看普通人有没有资格购买。

不知道这次超长期特别国债会否对公众发行,大概率和以前一样还是定向卖给银行的,普通人只能等国债上市交易后在二级市场购买,真希望能像储蓄国债那样方便普通人购买。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