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油区治安专项整治百日行动开展以来,山东省滨海公安局滨南分局科学分析、动态研判油区治安形势特点,紧盯油区治安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多元治理,不断提升油区治安管控治理水平,以坚决有力措施助推行动走深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做实“警务驻油区”模式

“1+1>2”效能进一步凸显

滨南油区90%以上油水井、生产单位基层办公区处在城乡结合部,治安防范难度大、风险隐患多,滨南分局结合实际,创新推行“警务驻油区”模式,安排派出所警力进驻油区生产护卫一线、融入油区员工群众,日常化开展警情形势通报、警企联合巡逻、普法宣传教育等工作,及时获取油区治安形势变化“第一手资料”,精准掌握对公安服务保障安全生产工作需求,动态调整巡护治理工作重心,拉近了与油田干部员工距离,实现了油区生产与治安增效良性互动。

4月3日夜间,滨南分局胜化派出所民警与油田护管中心胜南油区护卫部值班人员开展油区常态化巡逻中,在某井场发现2名在输油管线处逗留的可疑人员。见此情况,巡逻民警与护卫队员立即上前将两人控制,并当场扣押管钳、扳手、编织袋等作案工具,查获涉案原油。经调查,2名涉案嫌疑人为逃避打击,深夜步行至井场,通过工具将输油管道阀门拆卸后再接上管线实施盗窃,本以为夜深人静神不知鬼不觉,不料作案时正巧被巡逻民警逮个正着。这是滨南分局做实“警务驻油区”模式,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不断提升油区管控治理效能的一个缩影。

2024年油区治安整治百日行动以来,滨南分局各派出所联合油田生产单位,侧重排查原油井站和输油管线,排查井站 233 处、管线70条,排除治安隐患10处,真正做到“查缺补漏”,落实打防管控措施,有力压缩了涉油违法犯罪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做强“多元巡查”机制

“3+N”巡防体系进一步严密

围绕东营原油库、长输管道及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等重点要害部位、重要建设项目,滨南分局采取暗访检查、交叉互查、网上巡查等多种方式,对“三防”措施、门卫值班、安全管理等制度落实及领导值带班情况开展督导检查,将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到单位,双重督导压实整改责任,跟踪整改进度,确保整改质效。行动开展以来,共开展督导检查40余次,整改安全隐患7处。

3月份以来,滨南分局组织油区派出所与采油厂职工、护卫力量开展联合巡护志愿服务活动,按照“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点,不疏忽一处管线流程位置”原则,对外输原油管道、辖区重点井组等开展徒步拉网式巡查踏查,着重检查物防技防措施是否完好、裸露管道有无被破坏、沿线废弃出租院落有无异常等情况,及时发现整改安全隐患。

针对辖区跨东营、淄博、滨州、潍坊等多地市,油区内闲置建筑物多而杂的实际,滨南分局组织油区相关单位开展联合专项排查,对闲置房屋逐一落查登记业主、使用人、在用状况、消防安全等情况,及时发现并督促整改安全隐患。截至目前,共排查油区闲置房屋135处,排查整改问题21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做精信息化防控室

“数据侦查+”战法进一步深入应用

坚持科技引领油区警务实战,在阳城派出所试点推行信息化防控室建设,综合运用油区技防“一张网”等平台资源,围绕盗油案件多发时段、可疑车辆、可疑人员体貌特征等要素开展视频侦查和分析研判,及时发现涉油车辆、锁定涉油人员身份,为打击防范涉油违法犯罪活动提供情报数据支撑。

3月17日凌晨,阳城派出所联合胜南护卫部巡逻至东营区六户镇某管理区东南约500米处时,发现一辆未亮灯的银白色五菱面包车停靠在路边,形迹可疑,经上前查看,发现车后备箱装有袋装原油20余袋,汽车驾驶人不见踪影。为全案全结,民警以车找人,成功锁定嫌疑人身份信息及落脚点,经积极工作,嫌疑人薛某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如实供述犯罪事实,被盗原油被收回管理区,及时为辖区企业挽回全部损失。就在该案发生的前几天,阳城派出所还通过无人机发现一处涉嫌盗油院落,经第一时间扩线侦查,及时消除了一处重大治安隐患。

近年来,滨南分局始终坚持实战导向,以信息化防控室建设为抓手,全力构建基层派出所智慧警务体系,扎实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自油区治安百日行动以来,先后破获油区现案20起、隐案25起,打掉涉油犯罪团伙1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5人,缉捕逃犯2人,取缔收油窝点1处,为油田单位挽回经济损失10余万元。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梓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