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国情怀在青少年的心中扎根

少年儿童,如同初升的太阳,温暖而充满希望,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更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希望。在这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中华民族始终将爱国主义作为核心的精神支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民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不懈奋斗。对于青少年来说,爱国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为了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我们必须从娃娃抓起,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一要挖掘红色资源。红色资源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通过现场勘核、史料审定等,详细梳理红色资源遗存现有状况,充分挖掘英雄背后的故事,并对现存遗址拍照留存。持续开展红色文化资源普查认定,做到发现一批及时认定公布一批,不断补充和丰富红色资源保护名录,形成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常态化。同时通过邀请老干部、老党员为青少年讲述那些惊心动魄的红色记忆,让他们了解国家独立、人民解放、社会繁荣背后的艰辛历程,可以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要创新教育模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接地气”的爱国主义教育,实现日常课堂内外爱国主义精神的深度融合,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具体验性,更鲜活。各地要将爱国主义教育与青少年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爱国的力量。无论是学校的课堂教育,还是课外的社会实践活动,都可以成为培养青少年爱国情怀的阵地。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如主题演讲、爱国歌曲合唱、志愿服务等,让青少年在亲身参与中深刻领会到爱国的内涵和价值。

三要营造良好环境。回顾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劫难而不衰,展现出强大的活力和生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千百年来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家庭和社会也应该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家长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教育孩子,培养他们的爱国意识。而社会则应该提供更多适合青少年参与的活动和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能力,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李星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