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沪苏浙两省一市协同发布的《促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条例》对示范区内规划建设、生态环境、创新发展、江南水乡文化、公共服务等跨区域协同制度作出了全方位、多维度的规定。以示范区为载体,打造集中展示江南文明与文化的空间载体,对江南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世界意义加以提炼和展示,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意义。
原文 :《集中打造江南水乡文化标识地》
作者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 刘士林
图片 |网络
日前,《促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条例》发布,明确提出“打造体现江南水乡特色的文化标识地”(以下简称“江南文化标识地”)。在江南区域史上,一般把明清时期的“八府一州”看作核心区。示范区包括上海青浦区、江苏苏州市吴江区和浙江嘉兴市嘉善县,可谓“核心区中的核心区”。同时,三者承载的海派文化、吴文化和越文化及融合在其间的徽州文化,构成了江南区域文化的主体形态。以示范区为载体,打造集中展示江南文明与文化的空间载体,把江南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世界意义提炼、展示出来,对于精彩呈现“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意义。
以文旅产业为基础:文化地标打造要有产业功能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产业是城市的躯干。谚语说:“健康的灵魂寓于健康的身体中。”缺乏产业支撑的“病恹恹”城市不可能孕育出有生命力的文化精神。打造江南水乡文化标识地,与示范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相辅相成的,后者为前者夯实经济基础,有助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前者为后者提供软实力支撑,有助于示范区的高质量发展。这就要走出“就文化论文化”的狭隘视野,积极培育江南文化标识的产业和商业功能,助力地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优化提升。
培育江南文化标识的产业功能,一是要符合示范区“绿色发展”的定位,不能再走苏南乡镇企业发展的老路子,而是要重点推动绿色低碳、创新驱动的新质生产力发展。目前,示范区在这个领域已有一定的基础,江南文化标识的培育工作要积极参与和全面融入。二是把文旅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重点规划一批具有江南水乡地理、历史、人文、美学特色的空间载体与公共场所,与试验区的产业创新形成良性互动和有机互补,同时注意防范“过度商业化”和“产品同质化”,探索打造江南人文经济发展样本。
以江南文化为灵魂:文化地标打造要有诗性气质
建设江南文化标识,仅有经济基础和物理形态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画龙点睛”之笔。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认真学习和体会中华美学讲的“形”与“神”的关系,如顾恺之所说:“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如果说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是新时代的宏伟史诗,那么,江南文化标识无疑就是其最美的“诗眼”。就此而言,打造江南文化标识地一定要把江南文化精神和美学气质完美、凝练、直观、艺术地呈现和展示出来。
这需要深入研究并确定“什么是江南文化”。目前有一些界定和阐释,如务实、崇文、重商、重教、精致、精明、开放、灵活等,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不小的局限性。如江南人当然务实,但“务实”不是江南文化所独有,而是以“实用理性”见长的中华民族的普遍精神特点。我们认为,江南文化是诗性文化,代表了中华民族审美实践的最高水准,也是最符合马克思“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传统人文思想谱系。同时,江南文化善于处理和协调“仕与商”“读书与耕种”等矛盾关系,最大限度实现了物质与精神、功利主义与审美主义的融合发展。牢牢把握江南文化的诗性精神,不仅可充分体现和表达江南文化标识的独特性,也有助于促进和引导长三角发展成为真正的“命运共同体”。
以普遍性和独特性为重点:文化地标打造要有丰富内涵
过去的城市与文化地标设计和建设曾出现过一个严重的误区,以为打造标识一定要面积大、投资大、工程量大等,甚至要排在“第一”。结合示范区地理空间条件和江南建筑“以小取胜”的传统,打造江南文化标识地,必须走出“以规模论英雄”的怪圈,把重点放在内涵建设和内容展示上。
具体说来,既要承载江南文化的普遍价值,又要展示示范区的独特意义。前者的要义是在“方寸”之中看到“全貌”。吴、越文化是古代江南文化的主流,上海是近现代江南区域的文化中心,徽州文化对江南地区的建筑和生活方式也有重要影响。打造江南文化标识地,要集中展示这四个文化圈层的理念、要素、符号、价值,呈现其相互补充、相互映射的内在关系,以强化江南水乡文化保护区域协同的心理认同,促进古镇群落文化休闲和旅游资源联动开发。后者的关键在于青浦、吴江和嘉善要“和而不同”,以分别展示吴、越和海派文化为重点,同时把徽州文化融入其中,连点成线,串珠成链,集中打造一批江南文化重要标志,彰显江南区域文明的发展主线,引领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讲好新时代江南水乡故事的核心平台之一。每当人们来到这里,就会发出由衷的赞叹:美丽的江南就在这里,这里就是我们魂牵梦萦的江南水乡。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900期第4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本期责编:王立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