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从“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到“隐而不隐”等道家传统思想,他踽踽独行十余载,踏遍千山万水,寻访能人异士,不断探究与修悟,问己持心,到太初,致虚极,守静笃。如今的他胸有丘壑,腹有乾坤,大海星辰尽收眼底,丹心妙手巧施仁术。他就是“医者无心,当以患者之心为心”的道医刘至强,全真龙门派嫡传弟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所谓庄子语:“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閒,谓之命……”

一部中国史,半部在河南。厚重的中原文化,今已进入当潮时代。甲辰年五一期间,中原文化季大幕开启,“国潮”元素再次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而身处幕后悉心点拨的刘至强老师,却如山涧的一股涓涓清流,滋润万物而细无声息,泽被生灵而多有欢喜。

刘至强何许人也?壬戌之年出生于许都鄢陵,祖上多代名医,在当地声誉甚高,影响方圆百里。他幼时体弱,随祖父习武,辨识中药,竟然一学就会,触类旁通,真乃天赋异禀。稍长痴迷于草药单方,感悟超凡,才华出众,深得祖父赏识。秉承家传古籍秘方后,颇得心法秘笈要义。后学业有成,虽可衣钵相传,然不甘于现状,遂发宏愿游历名川大山,再攀新的高峰。

此后,刘至强曾入五乳、登云顶、上少林,亦先后工洗髓、师心意、悟佛法,却终不得安心定性。幸而游学武当,奇遇元清真人,促膝三日,结师徒之缘,初闻道,奇门六壬,生克制化,后发道医,而终于大道天成。常年随恩师布医民间,名噪华南,其心法技艺也渐入佳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立之年,至强奉师命下山,传道法,设医馆,施术四方,观天下苍生。他在平衡五脏阴阳基础上,结合家传秘方,遂创独家养肝功法,凡施用者均显神奇。有周口李姓老者,因肝昏迷被医院放弃。其子救父心切,经朋友推荐连夜请刘至强到家,没想到一天后李老先生即能睁眼,三天后便可进食……如此事例不胜枚举,消息也不胫而走,屡屡传为佳话。

作为当代中医文化传承的佼佼者,肝肾领域的青年才俊,刘至强的医道亦受益于药王孙思邈。他常常手捧典籍至夜深,常为一症解惑而彻夜不眠,或因攻克症候而手舞足蹈,犹如孩童般天真无邪……他始终细究实践《千金翼方》,是以医方千卷,未尽其性,故有汤药焉,有针灸焉,有禁咒焉,有符印焉,有导引焉。斯之五法,皆救急之术也。

随着日积月累,学识与经验快速具增,思考和感悟不断提升。已届不惑之年的刘至强,愈发认识到阴阳五行的重要性,是精气神在推动五脏五行运转,是阴阳加持来维护人的正常生活。因此可以这样说,人体本无病,有的只是症,如果你的身体出现了问题,那一定是你的生活阴阳失衡,违背了五行规律,偏离了自然大道。

也正因为此,刘至强老师从来都是顺天应时,不尚虚礼,自立下“三愿”:一愿读尽世间奇书,二愿交尽天下好人,三愿治尽一切恶疾;秉持“四不看”:一是不信者不看,二是不重孝道者不看,三是不知敬畏者不看,四是气数已尽者不看。

老子曾经这样说过:“常保持德行不离,就能回归到婴儿时代。”刘至强老师极重医德,对待患者不讲贫富,一视同仁。对自视清高、自恃钱多势大或自以为是者一律婉词谢绝。这与明末清初著名大家傅山的思想不谋而合:“好人害好病,自有好医与好药,高爽者不能治;胡人害胡病,自有胡医与胡药,正经者不能治。”

在刘至强郑州的工作室,悬挂着一幅友人赠送的诗词:潜道从医忘春秋,不畏人消瘦。路远勤为径,研阅万卷,奇方盈双袖。史记岐黄乐浩瀚,誓精心探究。芳华易流逝,操术奋蹄,增苍生福寿……

敬法天地人神,庇护天下苍生。从对天地间“情”的推崇、到对人世间“游”的诠释,刘至强老师将进一步弘扬国粹,践行大道,潜修仁术,播洒爱的阳光雨露,惟愿天下太平人间无疾,共建文明和谐共生之泱泱中华。(宋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