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我就是“扛不住”大军中的一员,无处话凄凉,只能通过文字把思绪表达出来。

新人留不住

新人留不住

周一上午,一大早刚坐到工位上,就有一位新员工带着离职清单来找我,准备九月份去读研究生,现在要赶紧走完离职流程。

我看了一眼入行日期,前两年毕业的大学生,才在银行工作了两年不到,觉得每天忙忙碌碌,心好累,还没多少工资。

思来想去,决定再考一次,把自己的学历拔高,三年以后再次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找一份稍微好一点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得不说,这样的思路还是挺清晰,银行业这几年正处于困顿期,一线员工的业绩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而且,收入和付出难以成正比,大概率是几项熟悉的业务反复做,学不到太多的新技能,找个机会避开低估,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三年以后,如果银行业反弹了,自己之前有从业经验,更容易被录取,要是银行还是这样趴着,咱也可以找金融领域里的其他行业。

类似的情况,我已经遇到了很多次,银行里的年轻员工,都有自己的考量。

大致分为三类,一部分人继续深造,考上了研究生就去读书,还有一部分人会选择考公或者考教师编,上岸了就辞职,没上岸就一直边上班边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还有一些年轻人,就比较直截了当,选择裸辞或者换一个赛道,不再跟金融相关的工作有纠葛。

这一届的年轻人,自我意识太强烈,从来不在乎“大道理”,只要“我觉得”。

而这样的趋势,目前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压根没有让他们“留下来”的手段。

老人扛不住

银行的基层管理者,面临着两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一是银行的各项业绩指标,二是人力资源的摆布。

年轻人马不停蹄地离开,对一线网点的正常轮转,都带来了极大的考验,每周的双休变成了奢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银行的岗位比较特殊,招聘的流程也很冗长,非国有银行还稍微好点,除了校园招聘,还可以随时社招,补充员工的速度相对较快。

国有银行一年最多就两场招聘会,分别是春招和秋招,而且招聘人数还要经过层层审批。

而员工的离职,一般集中在春节前后和暑假期间,处境非常尴尬,即使机构再缺人,也得自己内部克服。

我记得,当年因为网点有同事离职和因病请假,人手严重不足,一周只能休息半天,还是每周二的下午。

这样连轴转了两个月,感觉变成了一台机器,印象尤为深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银行业的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各个条线都在说人不够,但总、分行就是不给补人。

上级只会通过产能来计算人力资源,诉苦没有用,每个机构的情况都一样,没人会觉得配置的员工有多。

年轻人可以一不开心就离职,老员工只能默默忍受,把没做完的活接过来,延长工作时间。

好不容易,熬到了新员工入职,最后给的编制,还比之前统筹的要少。

还得注意跟新员工的说话态度和沟通方式,生怕哪天又辞职了。

就算不看业绩指标,银行里的事务性工作,必须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否则下不了班。

老员工疲于应付各种检查和规定动作,真的要扛不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银行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必然会引发连锁反应,进入恶性循环。

现在银行员工的“凄凉”现状,并非一朝一夕能改变,也不是某个人就能解决,只能在不断磨合的过程中,慢慢找到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