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对中药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尤其是全球天然药物的兴起以及国内中药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的中药农业生产领域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包括中药资源家底不清、中药材质量不稳定、种质资源混杂、栽植管理粗放等,亟须研究解决。

因此,急需大量既懂中药质量控制,又具备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专业人才投身中药农业生产领域,以研究解决上述中药农业生产中的瓶颈问题,从而提升中药材产业发展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不少医药类院校和农林类院校先后开设了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以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其中,作为全国首批开办该专业的院校,广州中医药大学于1995年创办了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本科专业,并于2020年获批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兼具专业实力与育人经验,还有一流的教学资源。

据了解,该专业的课程内容涉及中药学、作物栽培、植物生理生态、作物遗传育种及病虫草害防治等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术方法,因而,教学团队成员必须具备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生产技术操作技能,且对产业技术有深入了解,才能为学生讲授好每一个知识点和每一种栽培与管理药材的技术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此,广中医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专业充分利用科教、产教融合发展模式,采用“内培外引”的方式建设教师队伍,现已发展形成了一支全方位、高水平、跨学科的教学小组,包括中药学专业背景教师、植物生理学专业背景教师、作物遗传育种专业背景教师、病虫害专业背景教师等,涵盖知识领域非常广泛。

同时,该专业还通过“老带青”、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培养与锻炼青年教师的授课能力,从而加强教师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了雄厚的师资支撑,该专业学生的教学质量就能得到保障,能带给学生全面、专业的知识体系。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拓展自己的专业认知,而且还能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不同领域的难题,进而全方位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当然,对于该专业学生来说,接触的每一种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生态习性、繁殖方式及收获部位都不相同,但学习时间却有限。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该专业利用已有的专业教学团队,对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师会先将药材按照功效、入药部位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再从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药材,进行规范化栽培技术讲授,以点带面,强调不同种类的药材生产技术既有共性,也有个性,让学生依据每种药用植物的生物特性和入药部位的不同,将学习到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科学合理地运用到中药材实际生产中。

通过合并同类项的方式,学生也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有更充足的知识储备和更扎实的专业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来看,该专业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还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进教学内容,不断增强自身的教学水平,给学生提供更专业、更全面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具备更强专业素养。相信在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的社会背景下,该专业学生能凭借较强的专业竞争力获得不错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