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东莞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2023年东莞市国土绿化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根据《公报》,2023年,东莞启动绿美东莞生态建设涉林涉绿项目122个,完工项目67个;全市累计建成各类公园1266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9.62平方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银瓶山森林公园 。作者:李回立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9.62平方米

《公报》称,2023年是全面实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起步之年,东莞大力推进“绿美东莞”建设,深入实施科学绿化行动,努力打造“绿屏环绕、绿核引领、绿廊支撑、绿点出彩”的高水平城乡一体湾区绿心。

2023年,全市植树89.7万株,其中山上造林约78万株,“四旁五边”植树11.7万株;启动绿美东莞生态建设涉林涉绿项目122个,完工项目67个,建成开放长安镇碧荷园、大朗凤山郊野公园两个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方面,完成林分优化和森林抚育3.7万亩,营造抚育防火林带586公里,全市混交林比例提高至59.8%。

2023年,东莞还实施蓝绿通道连通提升工程,全市新建森林步道89公里、城市绿道158公里,实施道路绿化161公里,建设林荫路33条;新建碧道140公里,改造生态海堤6公里,建成生态清洁小流域4条。

在推进城乡绿化融合发展方面,全市累计建成各类公园1266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9.62平方米。打造口袋公园101个,新建“四小园”3310个、“碧塘”162个,新增3个省级森林城镇、4个省级森林乡村、2个绿美古树乡村和4个绿美红色乡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莞中心公园。市城管局供图

主要自然公园年游客量逾2500万人次

根据《公报》,2023年,东莞林业综合效益不断彰显。其中,创建国家荔枝产业集群,全年销售总额超7亿元。加强与优质文旅企业合作,打造文旅康养生态品牌,开发企石客天下东清湖、茶山醉千年慢生活社区等文旅项目,试点推广自然研学等新业态,建成观澜湖度假区康养基地。

与此同时,社会效益也不断提升;2023年,各主要自然公园年游客数量逾2500万人次,东莞成为“五一”最热门出行目的地之一。

东莞还做好林业生态补偿,全市发放非经济林地生态补偿2052万元和省级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2485.6万元,落实公益林及商品林森林保险面积40.2万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厚街沙溪湖公园。市城管局供图

市镇财政投入约6200万元支持造林绿化

《公报》称,2023年,在部门绿化美化协力共建方面,市财政局全力保障全市国土绿化工作,市镇两级财政投入约6200万元支持全市造林绿化相关工作。

市自然资源局扎实开展矿山整治修复工作,印发《东莞市历史遗留矿山整治修复实施方案(2023-2025年)》,修复矿山34.58公顷。

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新建城市绿地2715亩,改造提升城市绿地2595亩,打造多元化“公园+”活动共享模式,实现全市“一社区一公园”全覆盖。

市农业农村局统筹推进“四十百千”农村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工程,全市96%的村(社区)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120个特色精品(示范)村完成创建;全域规划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道滘镇“和美水乡”乡村振兴示范带获批“广东省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

采写:南都记者 田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