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初唐历史,“隐太子”李建成一直是个绕不开的一个人物。

作为唐朝的首位太子,李建成从当初晋阳起兵开始,便一直跟随父亲李渊打天下,无论是攻克长安,还是平定河北,李建成都可谓功不可没。

唐朝建立初期,李建成作为太子更是协助李渊打理朝政、巩固边防,总而言之,倘若没有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大概率会接任李渊成为一代帝王,而且从其文韬武略来看,未尝不能开辟属于自己的“贞观之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历史不容假设,李建成也没有机会荣登大宝,而是在公元626年7月2日这一天,死于自己的同胞兄弟李世民的弓箭之下,年仅三十七岁。

关于玄武门之变的故事,已经被太多的影视剧作品搬上荧幕,以至于世人都已经滚瓜烂熟,只不过,受新旧《唐书》影响,现今文艺作品中的李建成已然成为了平庸之辈,无论是文治武功都不及唐太宗李世民

这是成王败寇的必然结果,毕竟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虽然历史不容假设,但是这句话约束的是后人,对于当代人,尤其是对于已经手握权柄的李世民来说,历史是可以“隐去”的,就如同可以将被自己杀死的哥哥李建成追谥为“隐太子”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李世民篡改历史,绝非一句空言,虽然新旧《唐书》秉持着维护正统的原则,对此大多采用春秋笔法,甚至连记载皇帝一言一行的起居注都对此讳莫如深,但是发生过的事实终究难逃恢恢青史。

后来的《资治通鉴》就毫不避讳,直接指出“盖史官没建成之名耳”,而在其他诸多史料之中,也提及李世民在位之时,不仅多次查看当朝的起居注,而且还暗示史官——“昔周公诛管蔡而周室安,季友鸩叔牙而鲁国宁”。

也就是说,李世民拿自己的“玄武门之变”与昔日的周公诛管蔡类比,并表示“义同此类”,可见,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虽然是胜利者,但却留下了终生难以平复的愧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有人觉得,何以见得李世民愧疚于李建成?这当然不是主观臆断,而是有历史资料可循,证据便是于2005年出土的李建成墓志。

李建成墓志被发现于西安,出土之时已经遭受了几番不法分子的盗掘,以至于李建成墓室内已无太多有价值的文物,唯独一块墓志被盗墓者遗弃,而这块墓志又与同时期的王公贵胄的墓志不同,不仅极其朴素,而且只有短短五十五个字。

即:“大唐故息隐王墓志。王讳建成,武德九年六月四日薨于京师,粤以贞观二年岁次戊子正月己酉朔十三日辛酉,葬于雍州长安县之高阳原。”

李建成墓志志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寥寥五十五个字,就给这位唐朝的首位太子盖棺定论,显然非比寻常,因为墓志文中除了生卒年等基本信息外,并没有介绍李建成的生平功绩,这的确不符合其太子身份。

不过想到该墓志为贞观二年所立,当时玄武门之变刚刚过去两年,李世民尚无法正视这段历史,也不允许其他人提及,因此墓志文如此简单也就在情理之中。

根据史书记载,在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下令“诏除建成、元吉属籍”,也就是说,把李建成和李元吉从李氏家族除了名,可见当时的李世民有多忌惮自己的“弑兄夺位”。

李建成墓志志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不过仅仅两年之后,已经是皇帝的李世民又命令“追封建成为息王,谥曰隐,以礼改葬”,也就是说,此时的李世民多少有些悔过,或者说有勇气正视玄武门之变,所以追封李建成为息王,谥号为“隐”。

在李建成墓志出土后,这段史书记载也被证实,只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五十五字墓志文中,有一个字曾被涂改,就是谥号中的“隐”字。

从现今保存在西安博物院的李建成墓志上可以看出,“隐”字有明显的磨损痕迹,而且相比于其他碑文,“隐”字向下凹陷了不少,也就是说,“隐”字之前还有一字,经过专家的多方考证,确定为“戾”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最原始的版本,李建成的谥号是“戾”,而非“隐”,这就揭开了当时李世民对于李建成态度变化的心理轨迹。

根据史书记载,“贞观二年正月,有司奏谥息王为戾,上令改谥议。杜淹奏改为灵,又不许,乃谥曰隐。”

也就是说,李建成的谥号前前后后经历了两次改动,第一次为“戾”,后改为“灵”,最后才敲定为“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为“戾”,按照我国古代的谥法,“不悔前过为戾”,也就是说,最开始李世民是认为李建成与他争夺帝位过错在于李建成,宣武门之变之所以发生,也是因为李建成先图谋不轨,甚至是淫乱宫闱,总而言之,起初李世民是想把过错都推给已经无法开口的李建成。

有野史记载,李建成曾设下鸿门宴,用毒酒鸩杀李世民,但最终没能得逞,或许这就是李世民所谓的“不悔前过”。

那么,“灵”字作为谥号又是何解呢?根据史料记载,“乱而不损为灵”,也就是说,经过几番思考,李世民觉得“戾”字太过严重,认为没必要全部抹黑李建成,于是想顾及下兄弟颜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最后改成的“隐”字,则颇有说法,正所谓“隐拂不成曰隐,明不治国曰隐,怀情不尽曰隐”,也就是说,这个“隐”字代表着李世民最后对于李建成以及玄武门之变的态度,就是避而不谈,一笔带过。

由此可见,李世民虽然在兄弟阋墙中笑到了最后,但是却背负着难以名状的情感孑孑独行,这种虽然成为了帝王,却永远背负着对手足骨肉的愧疚以及对青史的敬畏的感觉,想必旁人永远无法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这个“隐”字,正是鞭策着李世民要励精图治,用自己后半生的文治武功来弥补玄武门之变时的刀光剑影。

信息来源:
李建成墓志:碑石上的千年秘密 2020-10-09 10:51·光明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