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万增选成功!18万包过!乍一听,是不是感觉有点像驾校小广告?

你错了,这可不是小广告,这是高大上的院士评选服务费,只要你交了钱,就能领回一顶“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帽子。

最近,这个欧洲自然科学院被扒掉了底裤,有媒体调查发现,这个“欧洲自然科学院”,虽然号称由欧洲多国科学家组织成立,但国内有多位教授都被披露曾收到有关参选该院院士的邀请函,声称付40万-100万元服务费,就能增选成功,有的则表示“18万包过”。

浓烈的兜售风,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只要给钱,你就是院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洲自然科学院的院士,被媒体一把扯掉了遮羞布,活脱脱成了一个笑话。那些曾经以此为噱头到处显摆的人,现在估计恨不得把证书烧掉才好,连同那些曾经引以为傲的各种网络痕迹,也是恨不得统统抹掉。

当初有多想被人知道,现在就多想被人遗忘。

之前没人关注的时候,这个名头确实能够唬住人,而且这些名头也确实给他们带来了实打实的好处,这个院士证书往外一拿,人家就得高看一眼,特别是在一些需要展示个人实力的场合,这样的头衔能帮助他们增加一些分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这些“院士”被评上之后,其所在单位都会隆重地进行推介,当成单位人才培养的一种荣耀,“院士”的家乡、母校等,凡是沾点关系的也会争相报道,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类似的水货证书或身份,在不同领域都存在,在国内无法通过正常的途径搞,那么就舍近求远到国外搞一个,反正也没人了解和在乎,很容易糊弄过去。而那些中介们,正是看中了他们的这种心理,然后在国外注册一个野鸡机构,再进行一下包装,就可以拿到国内钓鱼了。

对这些中介和野机构来讲,没有他们不敢做的,只要给足了,甚至连诺贝尔都敢给你搞。更搞笑的是,有一些中医骗子,在国内正当途径拿不到证书,就跑到国外买,有些非洲国家居然还发中医证,你说讽刺不?

欧洲自然科学院的这个院士要纳数十万的服务费,估计很多人想搞,但舍不得掏这个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这里,不禁想到自己的一些经历。前些年经常收到各种邀请函,不是让当个荣誉会长、副会长,就是邀请成为荣誉会员,而且还是终身的,这些机构的名称,听上去都是各种高大上,言必称“国际”“世界”,那些名头相当唬人,让你误以为自己突然成了大名人。

这些邀请函几乎是一个套路,先是一阵虚张声势,然后再把你好一个夸,但最后无一不落脚到两个字“收费”。当然,人家会说得非常委婉,句句不谈钱,但又字字都是钱。好在,我见过太多这样的套路,所以连拆都不会拆。但有些人不一样,他们很热衷这种名头,而且在搞到证书之后,还会摆放在办公室或客厅的显眼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洲自然科学的院士,之所以被关注,皆因他们吃相太难看,为了钱脸都不要了,居然把一名“90后”评为了院士,一不小心创造了一个世界纪录,成为世界唯一一位“90后”院士,如果他们“稳健”一点,注意点吃相,可能就不会露馅了,还可以继续招摇撞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