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研究生毕业已经马上满一年了,想到去年毕业时候找工作的窘迫到现在已经算是半个社会人的状态,有遗憾也有惊喜。经历了考公考编,慢慢的认清了现实,也许是自己不够努力,也许是自己选择的岗位不对,哪怕是进入了面试环节,还是因为没有准备好,被刷掉!很感谢收留我的单位,虽然到手没有一二线的7、8千,但是能够做自己想做的,并在自己家门口的工作,算是一份意外了。

如果说回到三年前,我考研的时候,我还是会义无反顾的选择新闻与传播,最起码在该专业上,它是我热爱的,虽然没有从事媒体行业,但是做的还是宣传文字工作,比起专科带来的不仅仅是机会,更是一种人生方向的抉择。但是再去选择学校的时候,我想给自己定更高的目标。

学长一站的时候,选择的是湘潭大学,不像现在的专科考研人,很多博主在做专科考研的知识分享,学长也是,在我的世界中,我知道,这个学校能考就行了,至于有没有上岸,那都是后话。甚至有点庆幸,当时没有知道那么多信息,让我在择校的时候,不会纠结,报哪个。虽然嘴上说着,专科考研上岸就行,但真正到自己身上的时候,我也会有名校情结,会义无反顾的选择一所211或者双一流。就比如华中师范大学。因为在研究生的三年生活,加上毕业找工作的经历,好的学校,给你的不仅仅是师资力量的强势,更重要的是一次次机会,比如某些地方的选调限制。

从目前手上的数据来看,华中师范大学,都是有专科考研上岸的,比起湖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适合一点。虽然这类学校比较卷,但是一些双非院校真的就好考吗?且从今年的数据来看,真正想上岸的专科考研人,初试成绩都是位居前几,甚至是第一。

1️⃣从始至终,招生报考上,不限制专科生

2️⃣部分专业是两年制,能够节省1年的时间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真正的信息透明,是有加试成绩,且有录取

4️⃣加试录取13人,涉及专业多,且部分学院的热门跨考专业,初试成绩并没有很离谱,具体录取情况如下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1个加试,初试成绩373分,加试及格,但是分数太低,不能录取;教育学388分考生加试及格,成功录取,教育管理4人显示是同等学力考生,3人加试及格,其中1人放弃,录取两人,初试分数是361和377,应用心理非全是5人加试,全都及格,录取2人,初试成绩是398和396分,世界史是1个考生加试,初试成绩是375分,被录取;电子信息初试考生331分,成功录取;图书情报1个考生加试,初试成绩248分,录取;社会工作1个加试,初试成绩360分,被录取,并没有想象中的很高分;社会工作非全调剂是1个加试,初试成绩358分;农村发展是2个加试录取的,初试成绩是305分和321分,作为跨考最常出现的专业,它的录取分数,甚至没有农业类院校高;同样是农村发展,在中国农村研究所也是2人加试,虽然都及格了,但是只录取了初试成绩369的考生。

院校 专业 加试人数 录取人数

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1 0
教育学 1 1 教育管理 4 2 应用心理非全 5 2 世界史 1 1 电子信息 1 1 图书情报 1 1 社会工作 1 1 社会工作非全调剂 1 1 农村发展 2 2 农村发展 2 1

⚠️:报考我校语言研究所、生命科学学院、社会学院和伍伦贡联合研究院各专业的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在复试时须与同等学力考生一起加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