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清明节后,命运多舛的企业,我们打工的地方又一次被厄运侵袭。

如同俄乌冲突受害者永远是老百姓一样,打工人再次被命运捉弄了。

回想三年前的辛丑春上,第一次失业的我,地铁一号线坐到纺织城终点站换乘九号线到田王站下车,被聘中国兵器集团804厂参与几台设备安装调测。

军工厂绝对一流的植被,蚊、虻们最佳生存天堂;前苏联援建近70年的高大、陈旧实验室内,任凭墙壁上多台摇头扇声嘶力竭的鼓吹,猖獗的蚊、虻总会在专注工作者的脚踝、甚至是耳垂上贪婪地吮吸一嘴;那登时鼓胀的肿包,在汗流的浸泡下,奇痒与蛰痛并存……

预料不到的种种艰辛过后,作为“七.一党的百年献礼”的政治任务,终于被成功拿下;58所领导、804厂的各位领导们频繁款待、平生首次为共和国军工助力的小成就感,转瞬间就冲淡了蚊、虻偷袭的难以忍耐后果。

那一次的失业就那样辛酸、苦、辣、麻、咸、甜般度过。

再度面临失业,其实,失业不可怕,怕的是没事干,无所事事的日子最痛苦!

得知我又一次失业消息的挚友们,安慰与建议不断,主张悠闲等待者居多,采纳大众智慧也是我的最终选择。

咸阳市中五台后殿外虔诚的信徒

陪前来相聚的朋友们,游览道教圣地“中五台”、拜谒汉武帝“茂陵”、参观陕历博秦汉馆、更没有忘记家门前的“古渡遗址博物馆”与“文庙(咸阳博物馆)”。

咸阳博物馆四柱三孔高十二米的大牌楼

伴友人们游历的日子飞速流淌,时间来到了阳历4月11号,帝都老街打卡佳地“咸阳博物馆”内,当朋友们还在津津乐道地探讨,原福昌寺释噶牟尼尊者巨大铜雕塑的魁梧、杨家湾汉墓出土三千彩俑出神入化般精美、古先人建筑群排水陶管构件,远超时下某城排雨不力……他们一个个兴奋的高谈阔论,凸显了来千年帝都游玩者们满满的自豪感。

挚友们一行饶有兴趣的一个个历史“砖家”一样,对咸博内什么都好奇,当游览至公厕西小牌楼前,两边威武神气的石狮再度引起他们的“研究”“课题”。对于此配对完好的古物,本人知之甚少,石狮内侧底座斑驳的刻字,视力不济者,只配虚心接受他们的“研究成果”。

他们几位面红脖子粗的强辩,惹得我只身穿过小牌楼,准备一个人先去民俗小院转转,走到鱼池旁,转念又一想,这样唐突撇下他们,未免太失地“主”身份,焉能冷场了远道而来的朋友们呢?回头时猛然瞧见“文博书苑”,拉开门进去,工作人员热情介绍这是阅览室,先进行登记就可以阅读,赶忙登记再粗略浏览书目,啊!这里藏书几乎都是博物馆内部书籍,社会上极难借阅的那种图书啊!

绿树掩映下环境特好藏书非常丰富的文博书苑

文博书苑内,当我发现这个真相时,想到那边还有一帮研究石狮的“高人”呢,就出了阅览室,看到他们还在饶有兴趣的分享自己的观点,达成共识就是那俩宝物上可以辨别的是,落款有完工于清代嘉庆年间的字样。

送走了这波朋友,第二天起,咸阳博物馆“文博书苑”里又添了一位铁杆粉丝。

从查阅《渭城文物志》开始,按我阅读纸质书的习惯,自带笔记本和笔,需要记录处,均摘抄本子里。

文博书苑中的藏书《渭城文物志》,传递给我太多的内容:

汉代帝王诸陵园,除去我拜谒过的“阳陵”“茂陵”,其他帝陵的资料都悉数记录。还有那位大清时陕西巡抚“毕沅”大人,热衷于古陵考证,编纂成《关中胜迹图志》《关中金石记》等著作;可由于当时的局限,谬误在所难免,更有时人为了避免确认墓主后,祭祀的冗繁而毁掉陵园证物的悲剧发生,如文王十五子姬高(毕公)墓,《重修咸阳县志》载:“原有碑,乾隆中,毕沅寻访古迹,士人恐有祭,苦支应,碎其碑而掩之。”

原本进行古迹堪考的好事,却被整成了这样墓碑凭证被埋的尴尬!毕大人好心办坏事的做法,既有酷吏强迫的根源;更有无知者无畏的底层本质。

咸阳市渭城桥西,矗立在咸阳湖畔的地标建筑物“清渭楼”,是古来有之的,从前仅仅是不知道他具体的渊源,《渭城文物志》里,我找到了答案,此楼最先由宋代诗人,出身福建浦城县的名门望族的黄孝先修造,并且黄翁还赋诗一首《留题清渭楼》,北宋崇宁五年(1106),吴修 任咸阳县主簿时,对此诗作了“格高趣深,飘若来从天外”的极高评价;他还请当时擅长行书的书法家束长孺大书入石。离石为证,黄翁诗歌流芳百世,清渭楼也声名远方,《渭城文物志》里的拓片,铁证如山准确记载的历史上有名的“宋黄孝先诗碑”。

留题清渭楼
北宋·黄孝先
黄翁爱山不知休,每日不下清渭楼。

为官落得官下隐,爱山不得山中游。

朝看暮看山更好,古人今人空自老。

天生定分不可移,白云悠悠寄怀抱。

《渭城文物志》中黄孝先视作及碑文拓片

文化篇里,朗朗上口的帝都民谣、包涵传统文化的关于咸(渭)阳的诗词名句,无不是我的渴求,系统归类的整理,我只消摘抄下来,这触手可得的宝藏,感谢文博书苑。

《渭城文物志》版权页照片

咸阳城紧挨渭河,历史上确有河堤几尽冲垮,城市被毁的灾难降临,《渭城文物志》就记载清代咸阳县毁碑修堤的壮举,让咸阳原上沉睡多年的石碑作为石材,筑为护佑咸阳城的有用之才,在位县太爷的做法,本人是持支持态度的!

文博书苑里藏书均为博物馆类书籍,是社会上极为难觅的图书,每天,除去咸博闭馆维护,我都如期步入文博书苑,搜寻自己渴求的知识。

当5月13日下午,收到单位召回工友们返回通知的时候,离5月14日咸阳博物馆文博书苑举办读书会活动仅一天时间,值得庆幸的是,上午参加活动,下午返回打工地,万幸啊!

读书会上,每天在文博书苑备研的孙思佳同学代表学生发言;天津大学的孙同学散文诗一样的发言,是科班出身学子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体现,也是咸阳子女里的佼佼者,文博书苑读者们的骄傲。

环境优美的咸博,也是年轻人拍婚纱照的绝佳场所。

几乎每天都可以碰到咸博内取景拍婚纱照的年轻人

这就是我恋恋不舍的咸阳博物馆、咸阳博物院里文博书苑,告别知识的源泉,再奔赴我衣食根源之地,这就是爱好读书的打工人的生活。

现如今,坐在自己的电脑前,整理出对文博书苑读书收获的乐趣,“5.14读书会活动”结束,文博书苑赠与我的礼物:袖珍、高科技的电子图书《让文物说话》,又将伴随我在打工地继续学习。

文博书苑赠送的电子图书

郝景望@好景望关中,陕西自由撰稿人,传统媒体时代,作品散见《陕西日报》《陕西农民报》《西安晚报》《咸阳日报》《新闻知识》《农友》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陕西人民广播电台”,中宣部编辑出版的全国读书征文集《攀登书山的欢歌》《书海畅游》“魅西安”;新媒体时代入驻:@头条号认证“原创作者”,“青云计划”获奖者;@网易号、@搜狐号、@个人图书馆、@豆瓣、@强农号、凤凰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

了解更多关中文化 郝景望帮您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