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同的申请者来说,作用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套磁成功拿到offer,有的人千套万套还是没有结果。为什么差别会这样大?

在了解怎么套磁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有没有必要套磁,因为有的时候你准备得再充分,别人压根不接受套磁,那就是白费功夫。

在美国,不是所有的教授都能够决定收不收你,给不给你全奖。因为美国大学在录取PhD的时候是有两套不同的录取方式,一种是录委员制,几位大佬组成一个Graduate Admission Committee,大家开会一致商讨该录用谁,任何单一的个人都无法做出决定。这种情况下,你套磁得到回复的几率就很小,即便是回复也会跟你说他做不了决定。另一种就是教授权力很大,他能做决定是否录取你,是否发放全奖。虽然最终正式的录取还是研究生院来签发,但他们都会遵循教授的决定。一般来说,商科的很多专业都是录取委员制的,因为资金是研究生院出,而理工科很多都是导师资助的。

我们搞清楚这种录取机制,才能够有的放矢,针对性地套磁。

1、录取委员制

在录取委员制下,咱们申请的时候更多的是靠拼硬件,也就是你的GPA、GT、科研、推荐信等等,他们会对这些东西卡得比较严,比如说你托福成绩不够,很可能就被筛选掉了。而你给其中一个大佬套磁,人家其实也挺喜欢你的,但是决定权在集体手中,大家一看这小伙TOEFL明显不够啊,然后呢你又不是唯一的选项,比你优秀的人还有一大把。

那这么说是不是录取委员制的专业咱们就不去套磁了?不一定,套磁是和教授的互动,教授虽然未必能给你offer,但他能给你机会。有这种案例,录取委员会卡掉了申请者,但教授给指了一条明路,那就是XXX学校有我认识的一个教授,我觉得你挺合适的,可以去试试,最终这个同学拿到了全奖offer。当然这种事情发生的几率不算大,但你要知道套磁本身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件概率问题。很可能你发了一封套磁信,教授收到的当天正因为什么事情心态爆炸(这不是不可能的),然后你的邮件就直接被删掉了。所以在套磁之前,先要明白套磁是一个可以通过技巧提高几率的事情,但绝对不是可以确定拿到全奖offer。所以心态一定要正确,即使被连续拒绝也要微笑着接受,然后转移目标寻找真正合适的教授。

总结一下就是,你套磁,不一定有结果,但套磁能增加你录取的几率。

2、导师决定制

相对于录取委员制,导师决定制(姑且这么称呼)就是绝对有必要套磁了,你不套磁别人也会套磁。而这种录取方式下,就要看自己和导师搭不搭,说到底就是你的背景和导师从事的研究项目搭不搭,能不能帮他干活。所以背景的相关性就十分重要了。

最理想的状况就是背景(科研或者项目经历)和导师的研究是非常一致的,这种情况导师一般都会把你当做最佳选项;

其次就是背景和导师的研究属于一个专业领域的;

再次一点就是你的背景和导师的研究属于同一个学科,虽然研究内容不同,但你具备导师从事的科研的基本技能;

而最次的莫过于,你们压根就是两个世界的人。

之所以先提这些,就是要大家明白,搞清楚自己的背景和教授的科研项目是否足够match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同时也是为了帮助大家筛选套磁目标,避免盲目套磁,提高套磁成功率。

【套磁的原则】

凡做事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套磁也是如此,如果失去了原则的指导,很容易就陷入误区,导致功亏一篑。

1)直截了当,简洁明了。尤其是你自己的背景描述,直接给导师他想看到的信息,语言要简洁明了,你会什么,做过什么,将要去做什么等等,让他可以最简单地了解到你的信息。毕竟导师也是人,你的邮件只是很多封中的一个,他要是看半天才能看明白,那么你的套磁信可以说是成功的……让教授决定删除你的邮件……

2)不要做标题党。邮件标题还是要和内容相符合的,如果标题装了个大B,内容却没有一点实质性的东西,教授是会很失望的,结果可想而知。

3)态度要不卑不吭。不卑不吭的意思就是,不要太客气,太卑微,把自己看得太低。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倾向,认为导师是大牛,自己就应该卑微一点,有点祈求的味道了。你要明白申请是一个双向的选择,在这件事情上大家应该是对等的(虽然导师手里掌握着资源)。关键是如果你态度太卑微,可能导师反而很反感,因为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习惯性思维方式,但并不是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有些同学恰好相反,态度太高傲太强硬了,比如有人写你不要我是你的损失这种话……这情商有点拙计……

【套磁的战术】

好了,确定了原则,咱们来讲讲战术。前面也有答主回答了很多套磁的方法,都很有道理。每种套磁方式的功能都不一样,咱们一定要明确。

首先是海套,所谓海套就是大规模地发邮件,不要指望着海套能套到全奖offer,它的目的是先和导师建立初步的联系,尤其是了解导师项目的资金状况和招生计划。因为没有特别针对性地做功课,所以真正进一步地套磁还是得靠学术套。

学术套前面的答主也说过了,你得了解导师的项目是做什么的,看看自己能不能帮上忙。可能你需要读一读他最近的论文,厉害一点的可能能提一些想法,虽然在导师眼中可能会是非常幼稚的想法,但这就是你能吸引他的地方,所以要做很多功课,让自己的提问或者想法尽可能看上去有技术含量一些。

除了战术和内容的务实,小A再强调与一下与技巧无关的东西。真诚,热情,让你的字里行间透露出这些信息是很重要的(但不要直接写我很真诚我很热情),因为阅读你邮件的也是人,他们也会被你感染到的。这跟PS有点像,或者说,跟表白有点像,试想一下你表白一个喜欢的对象,真诚和热情是不是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