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初中才发现,语文才是真正拉开孩子之间差距的科目。

2020年上海中考统计发现,语文成绩140-150分比例人数仅有180人,仅为数学的0.6%,可见语文已经是绝对的拉分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语文是一门非常重基础、重积累的学科,想临阵磨高分几乎不可能,所以孩子进入初中后,务必要做好三年的整体规划,踏踏实实走,千万不要等到初三再使劲儿。

初一初二

这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就是打基础,务必做好笔记,练習和积累。

  • 语文基础

小学语文基础还不牢固的孩子,现在还有机会追上去。这段时间务必要重视语基部分的练习。

首先要紧跟校内部分的学习,认真听课,注意老师讲的,认真完成每次的课后作业和练习,校内练习一定要扎实做好。

其次是要安排一定数量的语文基础练习,可以买一本语文基础练习册,反复滚动。字词拼音,多音字,形近字,标点符号,语法病句一遍一遍地学习练习,反复练,这个部分想拿满分并不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诗文

校内的必背古诗词必须做到背诵滚瓜烂熟,原文,译文,字词注释要确保默写完全正确。

注重实词虚词的积累学习,中考主要考查的是180个实词+21个虚词,建议孩子从初一的时候一边在课内积累,一边在课外安排背诵。一天背3个,到了中考也能滚动好几轮,孩子记忆就很深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有精力的孩子,建议安排一部分课外阅读,比如《世说新语》《古文观止》,坚持阅读,保持语感,在课外文言文阅读部分,确保拿分。

  • 现代文阅读理解

这部分是很多孩子的难点,初一初二尽量这样做。

实际上,阅读理解的分析方法和答题方法都融合在课内教学当中了,可惜很多孩子都不重视,总是觉得语文课没啥用。要让孩子重视课内课文老师的讲解分析,牢记老师讲解的方法,重视考点和答题公式。

不要认为答题公式太模板化,该背还是要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要确保每周2-3篇阅读理解的练習,保持手感。按照“明确考点——确定解题思路——梳理答案——书写作答”的顺序额答题,做完后要逐字逐句地和答案核对,回头分析自己的问题都在哪里。

  • 作文

要注重素材积累,素材包括文章立意、好开头,好结尾,好词好句好段,尤其是一些金句。重视每次作文的写作,写完后找老师搞明白失分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学五六年级,如果孩子已经读完初中必读名著,这段时间就很充裕了。如果没有读,就安排寒暑假的时候让孩子读完。现在的名著阅读考查的越来越细致了,所以孩子只要要精读两遍才能记住内容。

不喜欢读的孩子,还有两个方法

1、找《名著考点》这类辅导书反复读反复练习,尤其要重视每年改动的必读书目,很可能成为考试内容。

2、找名著讲解音频,听老师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孩子还有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建议还是要坚持大量阅读的,尤其是名家名作,散文小说,历史等科普类书籍,大量阅读对语文只有加分。

初三

经过初一初二的积累,孩子的能力应该有了一定的提升。针对考试,这个阶段孩子的主要任务是按模块练习+配合套卷练习

  • 语基:前两年重视积累练习的孩子应该没有大问题了,但是如果还有瘸腿的孩子,要在练习中中牢记高频考点。
  • 古诗文:重点篇章要过多几遍,争取课内的考核不丢分。课外反复练习提升拓展能力。尤其是实词虚词,一词多义,虚词,古今异义务必要重视,反复练习。

语文这两个部分,其实并不难,只要孩子做好练习,认真仔细,基本都不会丢分太严重,甚至拿满分。

  • 阅读理解

这个时候要调整一下节奏,基本是两天一篇,做一篇有一篇的收获,而不是对完答案就算。找到自己的短板在哪里,是答题模板不熟练,还是分析文章有偏差,查缺补漏很重要。

记住,该背的就背,千万别偷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作文

按照成长,生活美好,读书感悟,家国情怀,文化自信五大主题各准备至少两篇范文,找老师帮忙修改到高分,背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注意字迹,如果这个时候孩子的字迹还不行,一定要练,做到字迹工整干净,整齐,千万千万不要丢卷面分数。

学习不规划,孩子很容易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想到哪儿学到哪儿,到处是漏洞。家长提前规划,孩子提前有数,才能有条不紊按照计划进行,且步步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