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2024》十年归来,今年的内娱迎来第一爆。

5月10日晚播出以来,短短四天,《歌手》高开疯走,流量爆炸,平台播放量2.4亿次,全网传播量73亿次,180条微博热搜,各种梗图表情包刷屏,歌坛大碗纷纷请缨……洪啸的复出之战一举点燃文娱市场,成为这几日各大平台热议的话题中心。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5月13日收盘,芒果超媒(300413.SZ)股价涨11.69%,报25.13元,市值为470.11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了大约49亿元。

从“八国联军侵华”到众星齐聚“战长沙”,芒果再一次把握住了流量密码,为持续低迷的文娱市场带来一股强劲之风。

我们不禁思考:《歌手》爆火这一现象级事件背后,是什么促成了这般高的热度,芒果又是如何打造并持续营销出这样一款流量利器的呢?

旧瓶新酒,直播开唱

自2013年开播以来,《歌手》一直是国内音乐类综艺的头部玩家,历经八季,毫无疑问地成为了一个成功的商业范本,展现了芒果优越的热点制造能力。

芒果擅长做长线综艺,无论是《歌手》,还是时间更长知名度更高的《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花儿与少年》等系列,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而制作一档经久不衰的节目,如何进行形式与内容的创新,让长板更长,是关键所在。

直播,是《歌手2024》打出的第一张王牌。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在修音、假唱、垫音横行的时代,观众的耳朵早已被“科技与狠活”荼毒得不堪其忧。《歌手2024》在这个风口上打造全开麦、不修音,全程直播的全新赛制,无异于掀开内娱音综的遮羞布,抓住了观众痛点。

是骡子是马都得在众人审判的眼光下拿出来溜溜。这看似惊人的举动一是能满足音乐爱好者对于“真实”的渴求;二是迎合了众多“乐子人”的好奇心和看热闹的满足感。

直播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及时性”和“互动性”,观众在观看直播时会迅速进入到音乐竞演的语境之中,获得与现场观众几乎等同的紧张感,还可以通过弹幕和评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形成与节目的及时互动,进而有利于话题的发酵和全网热度的提升,这是是录播节目无法比拟的。

在内娱修音和假唱的温床里沉浸许久的观众一下子受到如此残忍而真实的冲击,自然沸反盈天,热度爆表。

节目组这步棋走的实在是妙,直播当晚,《歌手》热度几何式飙升,在各大平台迅速霸榜,“国外大神降维打击、雄踞一二”的话题吸引观众,观众又创造出“叶赫那拉一族的使命”、“八国联军侵华”等新的热点新话题。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观众获得了参与权和体验感,节目组和平台也吃到了巨大的热度红利。

别出心裁的选角

播出之前,《歌手2024》就开始在各大平台对参赛选手名单进行营销,可以说是把国内外顶尖歌手都溜了个遍,话题度拉满。可见节目组一老早就在嘉宾人选上百般琢磨,费尽心思。

这次参加《歌手2024》的一共有7位选手,其中,那英、香提莫、奥伊亚、二手玫瑰和海来阿木这五位选手一直处于网友讨论的核心。

“实力碾压流量”,是音综节目永恒不变的内核,节目的营销必须紧紧抓住这个矛盾冲突,才能获得热点和流量。

芒果自然深谙其道。我们可以将这五位选手划分成三类:一组是国外大神,一组是实力天后、一组是网络歌手。不难发现,这三组选手彼此之间都存在一个“碾压”与“被碾压”的矛盾点,因此整个节目看下来跌宕起伏,情绪价值拉满。

海来阿木的出场顺序在奥伊亚后面,正如网友评论:“好像一下子从格莱美现场到了出租车后座。”土味的歌曲和唱腔在国际化的表演的对比之下更显落败,顺应了观众对网络热曲歌手的刻板印象,同时也在国内国外的惨烈对比当中被挑起情绪。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世一流水准的香提莫和那英对上,更是戏剧性拉满。老牌天后那英的羡慕、钦佩以及一点点咬牙切齿的小嫉妒,让观众在震撼之余,对这位实力唱将的滑铁卢生发出乐子,于是“五旬老太守国门”的话题快速发酵,成为本届《歌手》最大的爆点之一。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请那英来参加本届《歌手》,可谓是导演组做的最正确的决定之一,这位老天赏饭吃的天后是难得的实力、名气、胜负心三者兼备,又横冲直撞、不懈伪装的“音综天菜”。那英的“狂”与面对全开麦和国外选手的“紧张”、“脚软”形成巨大的反差,这也正是观众想在真人秀里看到的一面。

网传断眉、A妹、亚当后续会在《歌手》的舞台上登场,真假尚且不论,这些歌手自带的流量促进了网友对于踢馆选手的讨论持续发酵。一来二去,网友已然变成了芒果的“自来水”。

“网络民族主义”

《歌手》这次的大爆,很大程度上是乘了“网络民族主义”的风。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成为了发声和接受的重要渠道,当网民在网络上表达的民族情绪和集体情绪达到一定的规模,就会形成“网络民族主义”,这种风潮具有极强的煽动力和情绪化特征。

鸿星尔克、蜂花就是吃到“网络民族主义”红利的代表性商家——可以说,这已经成为了各大企业新的营销风口。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歌手》由音乐赛事上升到“国际赛事”可能是事发突然,但芒果迅速对舆情做出反应,为相关词条买热注水,也是吃到了这次流量红利的关键所在。

自直播结束后,“我要洋人死”“五旬老太守国门”等表情包和二创视频迅速走红,背后暗含着的是国人目睹国外选手挑战“国威”而急于补阙的集体荣誉感。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也正是这个原因,《歌手》吸引的不再仅仅是小范围的音乐爱好者,所有的网友都在这种情绪的煽动下参与讨论,并对《歌手》的后续发展保持持续关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破圈和全民狂欢。

但芒果对网络民族情绪进行营销毕竟是兵行险棋,需要实时对舆情进行引导,对部分网友的过激言论加以矫正和遏止,避免将节目引向敏感的红线。

据豆瓣的内部人士爆料,《歌手》节目组已经受到了被广电请喝茶的警告,开始头疼这场“中外歌王争霸赛”可能带来的后果。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昨晚,《歌手》官方账号在公共平台做出正面回应:“希望每位关注《歌手2024》的朋友,都能享受音乐、收获知音、保持沟通、拥抱世界......赢,只是歌手的一段路。迎,才是音乐的目的地。”

结语

节目组提供火苗,网友提供了木柴,这场歌坛世界大战越烧越烈,将《歌手2024》烧成大爆款,足可见芒果超媒的营销实力之强。

但想要利用好这波讨论度,将《歌手2024》持续炒热,需要节目组适当控制中外选手的设定,输出好的舞台和音乐,让讨论焦点由国籍回到音乐半身,呈现“音乐竞演”综艺的节目初心。

好在距离“踢馆赛”还有些日子,无论是芒果还是歌手们,都有相当充分的时间准备观众们最期待的“内娱反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