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武昌起义爆发后,中国各省纷纷独立支持革命。

为了能形成统一的革命力量,也为了让革命走上正轨,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

不过对于中华民国的建都问题,国内各党派经过了长时间的议论,就连孙中山先生最初也并不想在南京建都,而是提议将都城设在新疆伊犁。

新疆远离经济和政治中心,孙中山先生为何提议在新疆建都?最后又为何选择在南京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孙中山的新疆情结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集区,再加上与中原不同的文化所致,尤其是遇到国外势力时,新疆的问题就更加复杂。

在种种历史因素的制约下,许多朝代对新疆的重视程度都不够,将都城设在新疆更是令很多人不理解。

但孙中山先生却早就注意到这块宝地,甚至想将都城设在新疆伊犁。

早在1894年,孙中山先生就在《上李鸿章书》中提过,想要去欧洲强国学习新的农业技术。

回国后到新疆等地考察推广,充分利用新疆的辽阔土地,为国人提供更多口粮。

不可否认的是,当时的新疆确实存在荒凉的地区,也有很大一部分新疆人民还处于贫困之中。

而伊犁则是新疆最为繁华的地区,也是新疆的中心地带,可相对于中国其他城市来讲,伊犁明显不具备成为首都的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孙中山先生的眼界,并不仅仅局限于中国,而是放眼世界提出的在新疆设置都城,所以其曾表示,

“谋本部则武昌,谋藩服则西安,谋大洲则伊犁。”

在孙中山先生看来,中国若定都新疆伊犁,可称霸亚洲。

纵观整个亚洲,新疆的伊犁才是中心地带,且旁边与多个国家接壤。一旦控制了伊犁,便可以对整个亚洲形成制约。

更重要的是,伊犁地形复杂,还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环,一直以来都是西方列强眼中的肥肉。

特别是与新疆相邻的沙俄,经常利用新疆多民族不同的习俗、宗教信仰等问题,企图将其从清朝版图中分离出来。

当时的清政府已经失去对新疆的管控能力,一旦清政府被彻底推翻,列强势必趁虚而入侵略新疆,我国的边境线就会落入敌人之手,内陆的处境将更加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保卫我国边境线的安全,也为了将伊犁这个亚洲枢纽控制在自己手中,孙中山先生这才提出将伊犁设为首都。

而且新疆地域极为辽阔,金矿、铜矿、煤、石油等珍贵资源也应有尽有,只要能合理开发利用,就可以使中国国力迈入一个新台阶。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新疆有石油却不能开发利用的问题,孙中山先生曾遗憾道,

“中国有此种矿产,不能开采以为自用,以至外国入口之煤油、汽油等,年年增加,未免可惜。”

在1919年撰写的《实业计划》中,孙中山先生还专门提出了先进的新疆发展计划,在大力发展农业、解决贫困问题时,同样应该注重交通问题。

在孙中山先生看来,交通发达了,新疆的经济就上升了,也就拥有了练兵的能力,国防能力也就得到了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推行种种惠民制度的同时,也有利于民族的团结,让新疆彻底成为中国的领土。

孙中山先生的想法虽好,可结合当时的形势来讲,新疆注定无法成为中华民国的首都。

二、孙中山心中的都城

上文提到过,在革命之初,各起义军虽按照孙中山的《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行事。

但各起义军都设立都督一职,且各自为政无法达成合作,一个省内甚至出现了七八个都督,形势极为混乱。

为了整合各国民军的力量,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先生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但对于临时政府的首都,各势力间的意见并不统一,甚至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争论。

在此之前,孙中山先生就设想过建都的问题,提出的主要地点有武汉、伊犁、南京、北京、广州、重庆和西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孙中山先生心中,伊犁是最有利于称霸亚洲的地方,也有利于加快民族融合的进程,所以一直想将伊犁设为首都。

可因为新疆太过遥远,且远离革命和经济中心,无法对后续的反清革命提供有力保障。

在很多人的劝说下,孙中山先生也只能放弃这一想法,转而将目光投向其他城市。

1897年,孙中山先生就曾对日本人宫崎寅藏说道,

“建都, 仆常持一都四京之说: 武汉 (都)。 西京 (重庆), 东京 (江宁)。 广州 (南京), 顺天 (北京)。”

不过孙中山先生在领导反清革命时,大都是在沿海地区组织革命力量。所以根据当时的情况,他指出北京、武汉南京和广州是最合适的建都地点。

北京是当时清朝的首都,如果攻占北京,势必能提高国民革命的气势,给予封建阶级沉重打击。

武汉控制着长江中下游,一旦攻占就可以扩大到全国,有利于扩大革命战果。

南京地理位置虽好,但必须长江上下游同时起义才能成功。

而一直被称为流放之地的广州,虽然位置较远,但革命氛围十分浓厚。

这四处地理位置各有千秋,只要条件成熟,在哪里建都都可以。

随着国内革命浪潮的发展,最终合适的都城只剩两个──武汉和南京。

1900年,孙中山先生给香港总督上书道,

“迁都于适中之地,如南京、汉口(武汉的重镇) 等处,择而都之,以便办理交涉及各省往来之程。”

1909年,孙中山先生给美国银行家的信中写道,

“武昌(归武汉管辖)、南京两城,为吾党最得力之地……一旦粤东各省起事,彼等必相率同时揭竿响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如孙中山先生预料的那样,华中革命党人率先发动武昌起义,推倒了封建清廷的统治,成为反帝反封建的领头羊,武昌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也正是因为武昌起义的爆发,使得南方各省纷纷起义响应,只有北方少数几个省份还处于清朝廷的控制之下,武昌也由此成为革命圣地。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江浙一带的同盟会元老,却提议将都城设置在上海。

三、建都背后的针锋相对

1911年11月3日,上海光复,杭州和苏州也随后光复,湖北、湖南等11个省先后宣布独立。

就在革命一片红火之时,湖北省政府军及江浙沪精英们,都意识到了没有政府统一指挥的弊端,因此开始争取组建临时中央政府的权力。

11月7日,黎元洪以商量的语气,希望各省代表对组建临时政府一事发表见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没等到各省的回电,黎元洪就在9日时,以强硬语气邀请各省代表前往武昌开会,共同商议组建临时政府之事。

上海是很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活动最活跃的地区,更是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活动中心许多同盟会骨干都集中在上海。

上海刚一光复,同盟会骨干便想着用上海的影响力,来推动革命进程。

看到黎元洪的电报,陈其美、程德全为首的江浙集团不甘落后。

他们以江浙沪三都督的名义发电报邀请各省代表,前往上海商议设立临时会议机关的建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国会。

第二天,又发电推动伍廷芳和温宗尧为临时外交代表。

13日,陈其美通电各省承认伍廷芳等人的外交身份,并邀请各省派代表来上海参加国会,商议筹建临时政府之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4日,江苏都督程德全呼吁各省联合电请孙中山先生回国,共同筹备中央政府,11月15日,国会如期在上海举行。

武昌起义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毋庸置疑,且革命人士如今正在武昌进行战斗,武昌也因此聚集了国内外的目光。

这种情况下,上海只能承认武昌的革命中心和临时政府所在地的地位。

但为了获得一定的话语权,江浙沪集团还是提出将议会设置在上海的建议,看到这种情况,黎元洪于20日邀请各省代表前往武昌开会。

可就在代表们即将出发时,武昌被清军包围起来,各省代表只能前往汉口英租界开会。

上海立即抓住这个机会,召集留在上海的代表商议临时政府和建都的问题,并将建都地点定为离上海较近的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短暂的都城

早在三国时期,孙权称帝后就将都城迁到了南京,也就是当时的建业。此后的时间里,包括太平天国在内,共有9个朝代在南京建都。

1910年,孙中山先生曾与伍平一交谈时提出:

“ 金陵可以建都之外,尚有扬州大舰可以进入,民国首都,以交通为主……”

再加上本就对南京和武昌极为看重,南京最终成为了建都的最佳地点。

更重要的是,将南京作为都城,达到了江浙沪集团和湖北革命集团之间的平衡。

一旦政府在武昌组建,上海精英和江浙资产阶级立宪派将无法施加影响力,陈其美等人也势必会位于黎元洪之下,这明显不符合江浙沪集团的利益。

而身为革命军代表的黎元洪,自然也不愿意拱手让出胜利果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南京成为中华民国的第一任首都。只可惜这个首都仅存在了3个多月,便结束了自己的使命。

在民国成立的第六天,孙中山先生面对记者采访时,曾提出将南京作为永远的都城,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正是为了制约袁世凯。

为了让袁世凯结束清朝的统治,加入革命浪潮之中,孙中山先生承诺只要袁世凯逼迫溥仪退位,自己便辞任大总统的职务,推举袁世凯就任总统。

不过袁世凯一直在清朝和革命之间徘徊,企图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为了防止袁世凯做出有损革命之事,孙中山先生对其提出了几条建议,其中一条就是保留南京都城的地位,并且让袁世凯开到南京就任总统。

可袁世凯的大本营就在北京,而革命力量则在南方,一旦离开北京前往南京,就意味着袁世凯放弃了自己的势力,必须受到革命人士的制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情况下,袁世凯极力反对建都南京,反而提倡将北京设为都城。

袁世凯还自导自演了几出戏码,甚至惊动了外国大使馆,声称部队为了阻止自己南下,这才引起了骚动。

为了不破坏革命果实,孙中山先生最终同意袁世凯在北京就职,仅仅三个月的时间,首都就从南京再次变成北京。

直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南京才重新成为首都,只是孙中山先生已经逝世,遗言便是将自己葬在南京。

结语:

作为中国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放眼世界,以自己全部精力领导革命,为后世革命者做出良好的榜样。

甚至一早就意识到革命中心的重要性,更以敏锐的眼光看出新疆、武汉、南京等地的重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可惜受到实际情况的限制,孙中山将新疆设为首都的愿望没能实现,最终将都城设在了南京。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去世后埋葬在南京,这也是其与南京的特殊缘分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