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几年的618、双11的购物狂欢,作为喜欢买书的我,基本把自己朝思暮想的书给搜罗得八九不离十了。

这几年,相继在购物黄金时段里,购买了《追忆似水年华》《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全集》《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汪曾祺全集》等大部头的书,而今年我将《普希金全集》作为重点瞄准的目标。

对俄苏文学,我一直有一种偏爱。可是在进入大学之前,我对俄苏文学并没有什么好感,总觉得俄苏文学笨重、呆板、远离中国现实,直到我读到一本叫《鱼王》的苏联小说,才被小说里的宏阔深沉、妙笔生花、栩栩如生的风景描写给震住了,从此一发不可收地喜欢上了俄苏文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之前也断断续续地买过普希金的作品,比如家里就有一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普希金文集》,当时还是在新华书店里买的半价书,遗憾的是,只买到这套文集中的三本,分别是2、3、5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到孔夫子网站上查了一下,这套出版于1995年的文集,都要在二百多元以上,要把全集配全,还真的有一点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还买过一本五十年代由时代出版社出版的单本《普希金文集》,是在孔夫子旧书网上买的,价格不到十元。买这本书的原因,是因为散文大师卞毓方老师的推荐。

当时,卞毓方老师很希望我能为他写一本传记,叫我先了解他的所有作品,从中把握他的人生轨迹与写作风格,他还介绍了他青年时代的求学经历,特别提到最早看到的一本文学著作就是时代出版社出版的这本《普希金文集》,这本书成了他的文学启蒙读物,很多篇章,他都能背上,普希金的温润的内心与他的表达在优美文字中的叙事魅力,让卞毓方爱上了文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感同身受地体味卞毓方老师当年承受到的第一份文学冲击力,我特地买来了这本纸质发黄、印刷老旧的普希金文集,企望从中感受到这本书给一个散文大家在青春时代所带来的那一股勃发的力量。

然而,我手中一直没有一套完整版的《普希金全集》,总觉得心里有一种缺憾似的,所以,我一直留意购书网站上的动向。

这几年买书主要在京东网上。最早在网上买书,喜欢上当当网,因为当时当当网经常有半价书的活动,觉得一本书能折成半价,是挺便宜的了。过去到南京的时候,最喜欢逛新街口的新华书店,是因为这里有半价图书销售,到上海,必去福州路旧书店,因为那里的书打折之后有出人意料的便宜价格,而现在到网店里,不出家门,用不着有拎书回来的劳顿,就能享受到半价书的优惠,岂不是读书人的天大的喜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发现京东买书更加优惠,因为京东在半价打折后,还能用优惠卷再优惠一次,这样一本书折算下来,相当于二三折,价格已经低廉得惊人了。当然,当当也有优惠券,不过当当抢优惠券太过复杂,不是咱这这种“手慢无”之流的菜,所以后来基本就固定在京东上购书了。

两年前,京东发券很凶猛,经常没有底线地“放水”,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捡到“200-100”这类的神券,有了券,不用就觉得挺可惜的,所以,因为这种可惜的心理,导致在那个时候狂热地囤积了许多书。

但从去年开始,京东发券的力度有所下降,顿时也失去了购买欲,去年到今年,基本没有狮子大开口地在京东发起囤书行动。

而今年6、18来临的时候,发现京东发券的力度一反常年,有所恢复,这样,被抑制了近两年的购书囤书欲,一下子被激活了,每一张抢到的200-100元优惠券都被用光了,200-80的券,也舍不得丢掉。

有一天,突然发现《普希金全集》来了一次不同寻常的大优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套书是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上一次我购买的《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全集》也是这个出版社出版的,其实家里已经有了一套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莎士比亚全集》,但我太喜欢浙江文艺出版社这个集子中的插图,所以,又买了这一套版本。

浙江文艺出版社的这套《普希金全集》十卷本,我看了一下译者,都是之前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文集里的老翻译家,翻译质量是有充分保证的,加上这一套书典雅的装饰,顿时动了下手之心。

这套书的原来价格是680元,但在活动期间,秒杀价258元,还参加100—50的活动,凑了一本书,达到300元,打折活动之后,总价格是150元,这时再用一张150-30的券,合计价格是120元,而《普希金全集》这一套书最后价格算下来就是1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价格显然极具诱惑力,就在我下单后不久,这套书就被网店移出了参加100—50的活动范围,当时真的庆幸自己下手快,没有犹豫,要不然的话,就与这一套心仪已久的书失之交臂了。

很快,第二天,这一套十卷本的《普希金全集》就寄过来了,厚厚的一箱书,专门配备一只盒子,盒子有一个提手,可以方便拎起来,看起来很高大上。当把这套书摞成一垛高高的小山峰的时候,我感到自己也变得伟岸起来。这就是读书人的一种外人看起来可笑的迷恋式的幻觉吧,在幻觉中,觉得自己“生而强悍”,觉得自己拥有了一个精神后盾,顿时觉得自己也有底气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为什么会喜欢买书?我想根本原因还是想寻找一种精神支撑,毕竟生活中,很少有什么东西让我们觉得有伟岸的资质,有强悍的底气,而书,却在无声中能够给予我们一种力量。我们的思维中,会因为文字里提供的那一段精神的道白,而给我们的脆弱的心胸,鼓荡起充足的内蕴;我们会在书中给予我们描绘的一段情景中,涌上无所畏惧的克服同样生活困境的类似的应对措施;书可以说延伸了我们的存储的经验、认知与判断,书可以称得上是我们外挂的U盘,链接的新空间,让我们有限的思维空间,获得一片更为辽阔的后盾与区域。

“生而强悍”,这就是书给我们的一种额外的感受与传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生而强悍”这一组生猛的词组,来自于vivo旗下子品牌iQOO手机的自我定位,有意思的是,I Quest On and On就是iQOO的扩展内涵,它的本意是“追求不止,进击不止”,然而,我觉得把这个手机所追寻的价值目标,用在我们对书的体味与感受上,同样适合与适应。

对书的世界的“追求不止,进击不止”,会让我们“生而强悍”,正因为此,我对iQOO手机充满好感,因为它的理念中,从另一个层面揭开了读书的真正的用意与用心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