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相关截图,特别致谢,侵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丈夫去世一周年祭奠之日,家里坐满了亲戚朋友,突然来了一个要账的姑娘,说丈夫生前喝酒欠了2319.6元,亲戚们议论纷纷,都开始指责托肯。

人都死了一年了,为什么不把账还了,让死者不得安息。

哈萨克习俗里,人去世了,在葬礼前要把生前的一切账单还清,不然就是害他不得安宁。

两千多块钱,对于当时的牧民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

面对各种攻击和指责,托肯也很委屈:我哪里有钱帮他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托肯是一名没有地位的家庭主妇,每天的工作就是洗衣、做饭、带孩子。

家里从来没人关心过她,在乎过她的需求,让丈夫去小卖部时,顺便帮自己带一块搓衣板,他到死都没有带回来。

可就是这样一个卑微、渺小,带着两个孩子的寡妇,最后竟然摆脱了桎梏,活出了自己,过上了别人羡慕的生活。

坚强,勇于和顽固现实抗衡

丈夫木拉提意外去世一年后,托肯跟家人提出要再嫁,老公公苏力坦第一个反对,因为儿媳再嫁,就会带走孙子和孙女,他不愿意骨肉血亲分离。

托肯娘家的父母也不答应,认为女婿刚去世一周年,女儿就嚷嚷着再嫁,很丢人。

苏力坦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让小儿子巴太娶嫂子托肯,这样托肯又有了丈夫,孙子孙女也会继续留在家里,而且巴太还可以帮他放牧。

巴太不同意,托肯也极力反对,她比巴太大五六岁,嫁过来时,巴太还是个十一二岁的孩子,托肯从心里把他当弟弟看。

巴太也心疼嫂子带着两个孩子不容易,于是跟张凤侠打听,哥哥是否说过,让嫂子带走孩子的事,如果说过,他会找父亲帮忙说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凤侠表示从来没听过,还说你哥哥那样的人,帮老婆买块搓衣板都不肯,又怎么会答应这种要求。

为此,托肯抱怨张凤侠,觉得都是女人,为什么不帮她说句话,女人反而为难女人。

但是抱怨归抱怨,在周围所有人都反对的情况下,她还是坚持自己的决定,一再地跟顽固的老公公对抗。

转场去夏牧场时,朝戈的奶奶和家人,又对苏力坦进行了疏导劝慰,苏力坦这才松口,答应托肯再嫁,但是不能带走孩子。

两个孩子一个8岁一个5岁,没有妈妈在身边,该如何生活?于是托肯借着去参加婚礼,留下两个孩子让爷爷苏力坦照顾,让他体验一下照顾孩子的辛苦和不容易。

果不其然,小女儿在煮奶茶时,被开水烫伤,托肯一边心疼女儿,一边和苏力坦对抗,你说好会照顾孩子的,现在就是这样的结果,女孩子脸上留下伤痕,以后怎么嫁人。

我才离开几天就这样,假如以后孩子们一直不在妈妈身边,他们会苦成啥样。

苏力坦虽然生气,但也明白托肯说的是事实,他的确不会照顾孩子,孩子们也确实离不开妈妈,最终他妥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托肯不够勇敢,在周围人都反对的情况下退缩,她的生活还是会一成不变,甚至更糟糕。

但是她足够坚强,敢于和顽固现实抗衡,为自己和孩子争取幸福,就如同草原上的野花,虽经历风霜,但依旧顽固绽放

虽不懂爱,但敢于追求爱

托肯和朝戈感情正浓,两人都喜欢着对方,可托肯却不知道那种感觉叫什么?

她问文秀男人和女人之间那个叫什么?文秀不语,她又问张凤侠,张凤侠也羞得不知如何回答。

这里的梗,文秀和张凤侠可能都想歪了。

只有巴太明白她在问什么,于是说出那是爱。

托肯高兴得像个孩子,对文秀说,你妈妈爱爸爸,你妈妈是个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托肯不懂爱,她和丈夫木拉提结婚,每天除了按照当地风俗标准,做一个女人该做的,洗衣做饭带孩子以外,她没有得到丈夫一丝体贴和关心,想要一块搓衣板,丈夫到死都没能买给她。

但是,她却敢于追求爱,也看得出朝戈待她,和木拉提待她的不同之处。

朝戈去城里,会给她两个孩子买好吃的大饼,心疼她每天做家务的双手,贴心地为她买,她从来没用过的护手霜。

在所有人反对她再嫁时,朝戈明白她的难处,于是和家人商量,让奶奶、爸妈和自己一起,全员出动劝说苏力坦。

苏力坦之所以后来能答应,让托肯带着孩子再嫁,除了托肯自己的坚持以外,朝戈和家人的努力,也占据了大部分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寡妇还带着两个孩子,别说在当时的环境,就是放在现在,想再嫁一个单身小伙子,还是很不容易地。

如此说明,托肯真的很棒、很勇敢,朝戈也非常有眼光,能慧眼识珠寻到这样的宝藏女孩。

为了让两个孩子读书,托肯和朝戈结婚后,便去了城里开饭馆,他们过上了想要的幸福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写在结尾:

相比:我再也没有见过巴太,直到三年后,在璀璨的烟花中,文秀和巴太四目相对,微微一笑,托肯和朝戈的圆满,更让人踏实。

生活如旅途,你也不知道下一站会经历什么,勇敢去爱,去追寻,哪怕可能会受伤,但至少不会留下遗憾。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