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极卷,合资也扛不住了。

近日,有消息透露5月以来,广汽本田已通过逐级通知的形式,启动了大规模裁员,规模预计上千人。

相关业内人士进一步透露,此次为整体裁员,涉及多个条线,目前内部已经启动离职程序,以主动离职为主,会有相应的补偿。预计裁员行动会持续到8月,但5月比较集中。

已有14%员工“自愿”离职

事实上,这并不是广汽本田首次被爆裁员。去年12月2日,本田汽车表示,由于迅速转向电动车市场,导致原本的燃油车销量大幅降低,人员过剩,公司将解雇中国合资企业广汽本田公司约900名合约工。

彼时,广汽本田方面回应称,仅涉及劳务派遣人员,正式员工没有受到影响。

对于此次裁员传闻,广汽本田官方依然没有否认,他们回应称:此次征集刚刚启动,员工可按照意愿自主提出,广汽本田会依法依规向员工进行补偿,具体赔偿方案目前尚未确定。这次到期劳务合同不续约、自愿协商解除劳务合同的规划,目的是加速广汽本田的新能源战略转型,生产也会随着生产队伍的减少进行调整,但具体生产计划调整目前还没有明确。

根据《日经新闻》报道称,截至5月15日已有约1700多名员工同意离职,占合资企业生产员工总数的14%。此外,本田可能还将减少其工厂6月份的运营天数。

但并不确定14%的离职率是否已达到广汽本田裁员的预期。

要知道,多名接近广汽本田的业内人士透露,本次裁员可能涉及中层管理者。"一个科长的工资抵得上两个工人。虽然现在还没有直接裁科长,不过后续结构精简很可能会波及。"

外资巨头也难掩在华颓势

不同于外界对于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创下历史新高的赞誉,挣扎于市场竞争的企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卷”。为争夺更多市场份额,在价格战之外是各车企疯狂堆续航、堆配置、卷快充,以求在此混乱的市场局面中,保住一定的市场份额。

在这一过程中,“卷不动”似乎成为越来越多外资车企常挂在嘴边的词语。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4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43.7%,较去年同期32%的渗透率提升11.7个百分点。4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66.8%;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22.6%;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7.5%。

前述数据也显示,今年4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45万辆,同比下降26%,环比下降9%。4月德系品牌零售份额19%,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零售份额15.2%,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达到5.9%,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

具体到各个合资企业来看,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终端数据显示,今年1-3月,广汽本田累计销量近11万辆,与去年同期几乎持平,降幅低于本田汽车在华的另一家合资公司东风本田的-5.35%,以及上汽通用(-12.82%)、北京现代(-11.3%)、广汽丰田(-10.94%)等一众合资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2023年其销量就已呈现-16.68%领跌一众合资车企,导致其产能利用率在这一年罕见降至85%以内。

因此,对于仍怀有征战中国汽车市场雄心的合资车企而言,加速转型并实现突破,已然成为其关键举措。

“瘦身”以全力转型

事实上,受本田汽车在华颓势影响的不只有广汽本田,调查公司MarkLines的数据显示,本田在中国的市场份额2023年度比2021年度减少1.1个百分点,降至4%。1~4月在华销量为28万辆,同比下降11%,在3家日系车企中降幅最大。

销量大幅下滑之下,便是“部门预算对半砍,很多业务没钱很难推进。”“目前公司前台都没了,绿植也都搬走了。”一位就职于本田汽车在华公司的员工吐槽道。

部门预算没了,年终奖自然是难以兑现。就另一位本田技研员工表示,“本田技研薪酬本来就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每年涨薪也就是意思意思,所以年终奖一直是填补薪酬的重要来源。但是去年只有之前承诺的保底数额的一半。”

“从去年到最新的裁员,这一系列操作背后,本田汽车显然在加速推进在华结构改革。在中国市场这样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依靠原有模式已经很难取得更好的成绩,不如集中资源投入到新一代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过程中。”业内人士如是认为。

今年4月16日,本田中国正式发布了全新新能源子品牌“烨”。和偏向全球化市场的e:N系列所不同,烨”完全基于中国市场而量身定制的,其采用的全新纯电动架构——“W”(Architecture W)由本田技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并与宁德时代、华为、航盛电子、科大讯飞等多家中国本土供应商达成合作。

根据本田中国规划,W架构计划到2027年推出6款车型,第一波车型将于今年内正式上市,分由两家合资生产销售。其中,“烨S7”归东风本田,和“烨P7”归广汽本田。

第二波产品则将基于“烨GT CONCEPT”打造,产品节奏也将远快于本田过去发车节奏,最快将于2025年面世。

与此同时,本田Honda e:N品牌依然在持续更新,以最终实现到2035年本田中国在华销售车型中,实现100%纯电化。

但正如本田汽车预测,“2024财年在华销量约为106万辆,比上年下降13%,比2020财年的历史最高纪录低约40%。”在曙光初现之前,本田汽车在中国市场仍可能面临一段较为漫长的困难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