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已经来到了5月,让退休人员魂牵梦萦的养老金调整通知即将公布,2023年人社部和财政部于5月下旬公布养老金调整通知并确定当年全国平均养老金按照3.8%的比例增加。之后各地纷纷根据自身情况出台了养老金调整的具体方案并增加、补发到位。

需要说明的是养老金调整向来是有追溯力的。什么意思呢?就是甭管几月调整都是从当年1月份开始补发。比如,假设某地在2024年7月正式启动今年的养老金调整增发工作,那么当地退休人员除了能够拿到增加后的7月养老金还能一次性获得1-6月的累计差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除了关心养老金什么时候补发外更在意的是今年能够增加多少钱,高养老金收入者与低养老金收入者的差距会不会缩小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你得知道养老金是怎么增加的,不是拿现在每个月领取的金额乘上公布的平均上涨比例,而是按照定额增加额、挂钩缴费年限增加额、挂钩月基本养老金增加额、高龄倾斜增加额分别计算。

假设某地今年的养老金调整政策为:

1.每人每月定额增加40元;

2.每一年缴费年限增加1.4元;

3.在2023年养老金的基础上调增1.5%;

4.年满70-79周岁额外增加20元、年满80-89周岁额外增加30元、年满90周岁以上额外增加4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两位退休人员,张三为65周岁,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每月养老金为5000元;李四同样是65岁,累计缴费年限为20年,每月养老金为2800元。

张三能够获得的养老金增加额=40+1.4*40+5000*1.5%=171元

李四能够获得的养老金增加额=40+1.4*20+2800*1.5%=110元

调整后张三的养老金增加至5171元,李四为2910元,原本两人之间的养老金差距时2200元,调整后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扩大至2261元,差距多了61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怎么回事呢?

定额增加额同个人缴费情况没有任何关系,张三和李四获得的增加额没有任何区别,都是40元,差别出现在挂钩累计缴费年限和挂钩月基本养老金增加额上。

累计缴费年限越长这部分获得的增加额越多,张三的工龄是李四的两倍,这部分增加额自然差了一半;挂钩月基本养老金增加额的比例是一样的,主要看退休人员原本每月领多少钱,张三的5000元比李四的2800元高了78.6%,这部分的增加额就会多出78.6%。

挂钩累计缴费年限和挂钩月基本养老金增加额是政策上为了鼓励“长缴多得”和“多缴多得”设计的,使得原本养老金较高的退休人员获得了更多的养老金增幅,所以张三和李四调整后的养老金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越来越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从调整比例的角度来看张三是低于李四的。对张三而言原本每月领取5000元养老金,增加171元表示提高了3.42%,李四虽然只加了110元但相对于其原本每月2800元的养老金而言提高饿了3.93%。

2024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大概率维持前些年的基本框架不变,所以绝大部分地区的高低养老金收入者之间的养老金绝对额差距不会缩小,低养老金收入者的上涨比例更高一些。

注意,我说的的是绝大部分地区,不排除个别地区“不走寻常路”,典型如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的养老金调整方案向来比较特别,尤其是挂钩月基本养老金增加额,与其它地区给出调整比例不同,北京采取了定额增加的方式且高养老金收入者这部分的增加额较少。

比如,2023年北京养老金政策规定月基本养老金在6451元以下的每月增加50元,超过6451元的每月增加35元。这使得北京6000元养老金收入者的增加额可能超过7000元者。

另外,上海、山东则是给达到特殊年龄的退休人员额外加钱。比如,上海2023年养老金调整政策规定凡是正好年满60周岁的女性退休人员和65周岁的男性退休人员每人每月额外增加12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够享受到这120元额外增加额的退休人员即便原本养老金较低导致基础增幅较少,但总的增加额可以达到非常高的水平,原本领取2、3000元养老金的退休人员的涨幅甚至可以超过领5、6000元养老金的人。

只是上面提到的情况都只能算特殊情形,无法代表整体。总的来说“长缴、多缴多得”不仅体现在退休时核定首月养老金的时候还会在每年调整养老金时显现出来。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说看,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