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近来也出现了不少版权纠纷。

5月17日消息,根据彭博社的一份新报告,索尼音乐集团正在通知各大AI公司不得“未经授权使用公司旗下的资产进行模型训练”,确保自家的音乐版权不会在AI洪流中被科技公司无情滥用,包括专辑封面、元数据、音乐作品和歌词,以免被用于训练人工智能模型。

据悉,索尼音乐已经向全球700多家人工智能公司和流媒体平台发函,警告他们不得在没有获得明确授权的情况下使用索尼音乐的知识产权,用来训练AI模型,并要求他们立刻停止侵权行为。

索尼音乐也在官网上发布了一份题为《选择退出AI训练的声明》,公开喊话要求侵权的全球开发者立即停止使用侵权信息训练AI,并保留对过往侵权行为的追溯权。

来源:索尼音乐集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索尼音乐集团

据知情人士透露,OpenAI、微软、谷歌、Suno和Udio等一众开发AI系统的公司已经收到了索尼的信。同时索尼还单独寄信给苹果公司和Spotify,要求流媒体平台采取最佳的措施,保护艺术家和词曲作者,避免那些未经授权的AI公司非法训练模型。索尼也明确要求这些互联网平台更新其服务条款,明确表示不允许对其内容进行爬虫和训练。

在AI时代,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已无处不在,音乐、小说、诗歌……一切都可以被模仿,一切都可以被生成。但同时由于艺术创作的多样性,要判定一个AIGC生成的艺术作品是否构成侵权,往往需要更深入的调查和更专业的法律判断,这使得版权保护在实际操作中更加困难。

与索尼音乐类似,环球音乐集团也已经采取了积极的维权姿态,除了通过使用“核选项”下架第三方短视频平台的所有版权音乐,迫使其承诺“AI的发展将保护艺术家的经济利益”外,目前也正在与知名AI创业公司Anthropic对簿公堂。

今年4月,美国众议员Adam Schiff提出了一项新的法案,建议AI公司应强制披露受版权保护训练数据的使用情况,否则将面临经济上的处罚。华纳音乐集团的CEO Robert Kyncl在国会听证时也表示,支持美国出台联邦立法,规管AI公司无视版权的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业界举着牌子声称“某某模型侵犯原始作者版权”的事件已经屡见不鲜。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人工智能产业做得风生水起的同时,相应的版权纠纷案例也在增多。从4年前深圳尘埃落定的“AI写作领域第一案”,到近期广州互联网法院生效的一起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侵犯他人版权的判决,人工智能著作权的法律纠纷渐趋普遍。

随着AIGC技术的不断发展,艺术创作的边界在逐渐模糊。这给版权保护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在AI时代,需要寻找新的方法来识别和监管侵权行为,艺术家、艺术机构和相关企业也需要适应产业生态链的变革,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发展路径。我们要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完善知识产权布局,积极维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高沃拥有专业的知识产权服务团队,为您提供从申请到诉讼一站式服务。

来源 | 整理自财联社 经济日报等

编辑 | 北京高沃知识产权(ID: gaowoip-com)

声明 | 部分图文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