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6年前的5月12日,15名空降兵临危受命,惊天一跳!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在无地面指挥引导、无地面标识、无气象资料的情况下,从近5000米的高空纵身一跃,空降震中地带。为解放军打开了救援通道,给当地人民带去了希望,为后续的救援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壮举,至今看哭无数人。

大家不要见怪,因为现在我们看到的新闻里,动不动就是铺天盖地的无人机、直升机。

至今仍有新生代在问,这种高危的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不能飞好多架直升机,降低高度放个绳梯下去?我一刷评论区第一页就看到两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2008年之前,我国的直升机缺口其实是很大的,查阅了历史资料,那时可以用于应急的救援直升机不足300架左右,根本没有多少技术合适的直升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升机的缺乏,与之相对应的就是直升机空中救援的训练缺乏。再加上平时的训练高度属于中低空,几乎没有在在五千米高度实验过。

无人机这种近年才大批量出现的新设备更少了,遥感图像的处理能力也不足,根本没办法没办法在第一时间掌握空中气象和地面环境资料。

在时间就是生命情况下,等卫星,还是等有固定翼的大型侦察机支援,都来不及了!

还要求在地震后产生的恶劣条件下进行任务,当时的天气是阴雨天,绝大部分是山地,高海拔山区直升机本来就很难飞进去,仅有的平整地方主要集中在河谷之间,往往旁边还有河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一连串的难题和种种条件下,根本不允许,这样的难度可想而知!必须以生死做出决定!

在之前,由于地形改变产生的湍流非常危险,已经导致一架飞机坠毁。就这么跳伞进去的话,说是九死一生都不为过。

在后来的报道中我们知道,这是一次无气象资料、无地面标识、无指挥引导的三无条件,从5000米高空伞降到地面,根本不知道那里是什么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这是一次以生命为赌注的“盲跳”。即使放眼到世界空降跳伞史上,都前所未有。

在跳伞之前,都已经胸闷头晕,但是,这没什么担心的,因为灾区的群众在期盼着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他们中年龄最大的48岁最小的只有23岁,在跳伞之前,他们互相安慰:如果我比你快,我找你;如果你比我快,你找我。我记得新闻下面还有一句话,孩子们注意安全,大家都在等着您们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跳伞行动,是解放军勇敢和决心最好体现,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依然选择勇往直前,为救援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样的壮举不仅是对生命的尊重,更是对职责的坚守,更是军人的风采和担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许多评论认为,这惊天一跳,不仅是救援的壮举,更是精神的一种闪耀。永远铭记,永远致敬!

他们这一跳,某种意义上跟杨利伟当年上天一样,这是上梁山的试金石,无法撤单,无法粉饰。前方的一切是生是死,是成功是失败都是未知数,他们都没有半点迟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