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发电上网实际情况比数据听起来还让人头疼,尤其新疆那块儿,今年头三个月,电站能不能正常发电,全看负荷和电网脸色。南疆那边因为用电需求不高,限电能到一半,乌鲁木齐周围还好点,能控制在10%上下,但北疆偏远地区,像阿勒泰、塔城,电网尾巴上挂着,情况也不乐观。还有那个天中直流项目,因为河南那边也限电严重,配套的电也得减产,以前也就限个10%-20%,今年恐怕得翻倍到20%-30%了。

而且,哪个电站限电严不严重,还得看它连在哪条线上,相邻的俩电站,就因为接入点不一样,限电程度能差一大截。比如若羌那地儿,风来了发电也受限,风不来更别提了,限电率直接飙到90%。

这么一来,新疆这两年建的大型电站多了,限电问题也跟着水涨船高。2024年新疆还打算再加码28GW的新能源装机,新项目一并网,限电问题估计更棘手。

别的省也没好到哪去,一季度甘肃限电率上下浮动在17%到25%,陕西、河南这些地方也出现了5%以上的限电,河南有的项目直接就限了40%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方政府当然也急啊,新疆三月底就出了个文件,打算通过氢能源、绿色数据中心、清洁能源替代、低碳产业园这些招数,配着风、光电的市场指标一起上,想把新疆的风光资源用起来。

为了解决可再生能源时有时无、上蹿下跳的问题,新疆从去年开始就在想办法,比如改造火电站,让它们能灵活应对,去年就增加了650万千瓦以上的调峰能力,够支撑1000万千瓦的新能源了,利用率也提高了1.5%以上。还有抽水蓄能电站也开始发挥作用,阜康那边的已经发电了,若羌、和静的也在紧锣密鼓建设中。

成本这事儿真头疼:存电到底值不值?

现在风啊光啊发电装得飞快,用不完成了大问题,存电这招大家都知道得使。新疆那边规定风光电站最少得存10%的电,能撑两小时,但现在限电越来越厉害,有的干脆按25%存,等于说发多少电就得存多少。

这存电的钱,目前大多还是发电厂自己掏腰包。发电越多,存电压力越大,不光是一开始投的钱多,还得操心存的电怎么高效用,维护存电站也是个事儿。

存电其实不是最难的,难的是怎么高效用起来,赚回本儿。新疆那边分时段电价一搞,独立存电站倒是趁着电价差赚了点甜头。今年一季度,新疆新添了18个存电站,能存能放的次数一天差不多一次,用的时间也挺长,有80%多的效率。哈密那边有个存电站,一天能充放两次,低谷时充电,高峰时放电,赚得还不错。

但问题来了,要是按100%存电,主要是想趁低价时存,限电时放,这样能赚钱。但存放电啥时候动手,得调度说了算,以后存电站多了,竞争就跟风、光发电似的激烈,而且靠电价差赚钱这条路能走多久,还得打个问号。

现在存电不用,或者用得少是常事儿,但新疆这边得赶紧想法子,用存电解决发电上网和消耗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北那边,地儿好,政策也好,大国企搞新能源项目还是爱往那儿跑。2022年开始,国家电网那些大公司投了1800亿在新能源、蓄能电站和电网建设上。

到2024年,投钱的企业开始意识到西北新能源电站有点难搞,但没太好的法子。在当地,发电厂只能先多投点风电,毕竟风电现在市场表现比太阳能强点。

新疆这情况,其实就是西北几个省新能源突飞猛进带来的问题缩影,电价、限电、用电量,一堆问题。业内人都说,发电企业现在是在火上烤,看谁能耗到最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