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东/孙延宜专辑/2024年/045(随笔

磨刀匠镇定自若地解下长板凳,拿出磨刀石和抢子等工具,开始工作。他先是拿起刀仔细地查看一番,然后往磨刀石上倒点水,便开始耐心细致地磨起来。在磨刀的过程中,他先用粗的磨刀石磨,然后换细一点的,最后用最细的。刀具正反面都要磨,并且随时要用大拇指检验是否磨锋利了。

这是网文《 磨剪子嘞、戗菜刀(童年的记忆)》中的一段话,其中的“抢子”是磨刀匠的一种专用工具,即用来“抢菜刀”的,但不无遗憾的是,该网文无论标题还是文中,除此之外,均没有使用“抢”字,而是使用的“戗”字。究其原因,可能是作者受到了网上的影响较大,立场不够坚定吧。

在 《现代汉语词典》中,“抢”读qiang(一声和三声),读三声时,其中的一个义项是:动词,指刮掉或擦掉物体表面的一层:磨剪子抢菜刀/锅底有锅巴,抢一抢再洗/摔了一跤,膝盖上抢去了一块皮。而“戗”读qiang(一声和四声),均没有刮掉或擦掉物体表面的一层的意思。因此,网文中的“戗菜刀”应为“抢菜刀”,如此,才能与引文中的“抢子”一致起来。

作者:孙延宜,山东省滕州市人。1980年于滕州一中高中毕业后考入空军一机校,1982年秋军校毕业后,分配至兰空航空兵部队工作,历任师直修理厂军械师,航空兵团定检中队军械分队长、政治指导员,飞行大队政治教导员等职,空军中校军衔,2001年选择自主择业的安置方式转业。喜欢文字,坚持读写,在军内外刊物上发表文章数百篇。《乡村精短文学》专栏作者。《大众日报》特约评报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投稿须知:

1.投稿需先关注《乡村精短文学》。

2.投稿微信号:13877397223

3.投稿被平台发表(字数在300字以上的能申请原创的可以获得读者赞赏费),收到赞赏费7天后,赞赏费的80%作为作者的稿酬,其余20%用做平台运营管理。

本文由《乡村精短文学》原创,欢迎长按下面二维码图片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