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太祖 ”、“高祖”,皆是庙号,也就是古代帝王去世后,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庙号制度始于重视祭祀敬拜的商朝。除了明清个别情况外,庙号通常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之君称“祖”,后世帝王称“宗”。然而,在开国皇帝中,有的庙号是“太祖”,有的却是“高祖”,这又是为何呢?
庙号制度虽然起源较早,但在周朝和秦朝却一度被废止,直到汉朝才重新被恢复沿用。而且在隋朝以前,并非所有帝王均有庙号,只有那些对国家有大功、指的子孙永世祭祀的帝王才会被特别追尊庙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汉朝恢复庙号制度后,仍然坚持非大功大德者不得拥有庙号,例如西汉十四帝,却只有太祖刘邦、太宗刘恒、世宗刘彻和中宗刘询四位拥有庙号,又如东汉十四帝,同样仅有世祖刘秀、显宗刘庄和肃宗刘炟拥有庙号,穆宗刘肇、敬宗刘保的庙号则在汉献帝时被取消。
直到三国时期,随着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受孝文化的影响,为了让大部分皇帝都能够享受到祭祀,除了个别亡国之君和被篡位的皇帝之外,绝大部分皇帝在驾崩后都能获得庙号,以至于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庙号开始迅速泛滥,而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就连“祖”字都呈现泛滥趋势。
直到隋唐以后,庙号制度才逐渐趋于完善,此后虽然不论功绩每个皇帝皆有庙号,但在选字上却有了褒贬之分。与此同时,随着唐朝以后美谥的泛滥,庙号逐渐取代谥号具有了对帝王盖棺定论的作用。
那么,为何有的开国皇帝称为“太祖”,而有的却称为“高祖”呢?
实际上,在庙号的选字上,有着严格的规定,取“太”还是取“高”,通常遵循“创基立业者曰太”,“功高者曰高”的规律,即白手起家的第一代开创者通常为“太祖”,而承袭前代基业而建国者,则通常称“高祖”。
先来说“太祖”,一般都是创业一代,起点通常较低,想要立国通常需要自己的奋斗才行。例如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以泗水亭长起家的他,虽然习惯称他为“汉高祖”,实际上他的庙号是“太祖”,谥号是“高帝”,全称“太祖高皇帝”。再如宋太祖赵匡胤,其虽然出身军人世家,父祖不乏高官,但要论基业却也谈不上,因此也算是创业一代。还有明太祖朱元璋,这位出身更低,早年不仅做过和尚,甚至还要过饭,更是创业一代的代表人物。
再来说“高祖”,这类帝王虽是开国皇帝,但往往父祖时期便已经奠定家族基业,其自身起点普遍较高。
曹丕
例如魏高祖曹丕(《资治通鉴》误作世祖),作为曹魏的开国皇帝,其权势地位皆传承至父亲曹操。曹操作为宦官之后,于汉末以来披荆斩棘,完全凭一己之力奠定了曹魏基业,他才是真正的创业一代。因此曹丕篡位称帝后,便尊曹操为“太祖”,而他自己只能被尊为“高祖”。
再如隋高祖杨坚,其虽为隋朝开国皇帝,但却并非开创基业者,杨坚乃是典型的贵族二代,其父杨忠从南梁俘虏一路做到北周十二将军之一,才是真正的基业开创者。因此,杨坚在篡位建隋之后,便将自己的父亲杨忠追尊为了“太祖”,而他自己则只能被尊为“高祖”。
还有唐高祖李渊,与杨坚的情况类似,作为唐朝的开国皇帝,他也并非开创基业者,其祖父李虎凭战功起家,一路做到西魏八柱国之一,使家族成为关陇贵族之一,他才是李唐基业的真正开创者。因此,李渊称帝后,便将祖父李虎尊为了“太祖”,而他自己只能是“高祖”。
当然,以上的选字标准也仅局限于大一统王朝,在庙号制度尚不规范的两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等乱世,虽然开国皇帝通常也称“祖”,但除了个别政权遵循以上标准外,大部分政权在选字上却颇为混乱,甚至有些随心所欲。
事实上,除了“太祖”和“高祖”之外,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例如“世祖”这个庙号,按照“世代祭祀者曰世”的选字标准,如果父祖有多人奠定基业,“太祖”和“高祖”已被用尽,即便是开国皇帝也只能称为“世祖”,只供世代祭祀,而不敢夺父祖之功,最为典型的便是晋世祖司马炎,他篡位称帝后,便尊祖父司马懿为高祖,尊父亲司马昭为太祖,而他自己则被尊为世祖。此外,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称帝后,也尊铁木真为太祖,虽未尊父祖为高祖,但自己的庙号也仅是世祖。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