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一年时间的努力,曾国藩终于练成了一支一万七千多人的湘军,在这一年中,曾国藩历尽了千辛万苦,排除万难,特别是顶住了咸丰皇帝的一次次出兵指令。

终于有了一支真正能打仗的队伍。

现在,他的这支湘军终于具备真正的战斗力了。该是拉到战场上发挥作用的时候了,丑媳妇终于要见公婆了。

然而,令曾国藩没想到的是,湘军与太平军的首战居然失败了,而且是惨败。

曾国藩之所以迟迟不出兵,就是因为他知道,湘军与太平军的首战绝不能失败,没有十足的把握,绝对不能轻易出兵。

因为他以及整个清廷都太希望一场胜利了。

自从太平军起义以来,可以说清廷的正规军一直都在打败仗,这些八旗和绿营一遇到太平军全都是一触即溃,毫无抵抗能力。

太平军一路势如破竹,没几年就把广西、湖南、湖北、安徽很多地方占领了,甚至攻取了江苏南京,还将南京定为太平天国首都。

要知道,江浙地区是清廷重要的税收来源地,如果没有了江浙,清廷的税收几乎要减少将近一半,太平军对清廷的创伤就可想而知。

现在,如果湘军能够打赢一场战争,就能扭转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也能更好的提振士气,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升曾国藩的政治地位,也能为后期的筹饷取得有利条件。

现在机会终于来了,太平军的一个水路队伍攻占了长沙附近的一个港口。

有小道消息传来说驻扎在这个港口的太平军人数很少,防守也很薄弱,是一个打胜仗的好机会。

曾国藩经过慎重考虑,觉得这确实是一个好机会,而且,如果这一仗打胜了,就可以解除长沙一侧的威胁。

于是,曾国藩临时调整计划,准备先攻打这个港口。

遗憾的是,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他们得到的小道消息并不准确,太平军驻扎在港口的人数其实有很多,而且防守的及其严密。

太平军看到湘军前来,立即集中火炮发射。

更倒霉的是,这个时候恰好起了大风,水流湍急,导致湘军战船失去控制,想撤退都退不回来。被太平军一通猛攻,损毁船只不在少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战,湘军惨败,损失严重,据说战船损毁了有1/3,大炮等装备损毁了有1/4。

一心要首战告捷的曾国藩却迎来了首战的惨败,眼看自己的无数心血瞬间就化为乌有,曾国藩直接跳河自杀,辛亏有护卫及时救了上来。

我们能够理解曾国藩此时的心情,说实话,当我看到这里时,甚至比曾国藩还要难过。

要知道,曾国藩为了能够首战告捷付出了太多,他三次顶住咸丰皇帝要求出兵的压力,甚至顶着亲友战死而不救的压力,还要面对一众文官天天想着要看他的笑话,未曾想刚一出师就遇到惨败,真的太难了。

这一次兵败,对曾国藩来说最要命的还是舆论的压力,本来湖南地方文官就一直在排挤他,他们认为曾国藩练湘军就是瞎胡闹,纯粹是浪费钱,根本不可能成功。

现在,曾国藩战败的消息传来,果然迎来了一众文官的嘲讽和唾骂,甚至连当地百姓都在追着湘军兵丁厮打。

这些不干正事,天天就想着看笑话的文官们更是觉得自己掌握了话语权,纷纷评论说曾国藩的湘军就是一群废物,白白浪费老百姓的钱,甚至还有的文官要落井下石,要准备弹劾曾国藩。

看到这里,我真的是慨叹人性的丑恶,这些地方文官丑恶的嘴脸跃然纸上,什么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我们在职场上也是一样,干的越多错的越多,不干不错。

时间长了,愿意干事的就越来越少,夸夸其谈的越来越多,如果公司不能给那些真正为公司干事的人好处,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就像清廷一样,慢慢走向衰亡,一个小小的危机就会让整个公司垮掉。

面对首战的惨败,以及一众官僚的嘲笑和责难,老百姓的不解,更重要的是看到自己的心血瞬间化为乌有,即便是有超高逆商的曾国藩也快要崩溃了,几次三番想要自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就在这个时候,湘军的另一支队伍却在湘潭取得了大捷。

湘军仅用一万余人,歼灭了太平军精锐几万人。这次胜利,居然是清廷面对太平军的第一次胜利。

这一次胜利实在是太及时了,不但彻底挽救了湘军,更重要的是,挽救了几次要自杀的曾国藩。

如果没有这次大胜,曾国藩是否还能活着,就算能活着,是否还能继续主掌湘军,也很难说。

这一次湘潭大捷,彻底改变了曾国藩在清廷的地位,也扭转了清廷一直被动挨打的局面,成为了太平军命运的转折点。

那么湘军为什么能赢得湘潭大捷呢?我们下文再详细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