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好几次荣昌都没有成功打卡这座艺术馆,深感遗憾。这次终于安排出时间,好好参观品味这座被当地人都称为“冷门”的艺术博物馆--邓在军电视艺术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电视,如今不是什么稀罕物。而且价格也越来越廉价,几百块就能买个30多寸的电视,而且还是智能的。遥想我小时候,家里购置第一台彩电,那是天大的决定,而且价格是3000块左右一台,要知道那可是88年左右的事,3000块那是一个家庭几个月收入。这些往事已过30多年,但每每回忆起那段日子,还是觉得非常地幸福开心。可能当时的想法简单,快乐比较直接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介绍一下这座艺术馆,它的创建者是邓在军女士。可能年轻一代对于这个名字相对陌生,但对于80后以及80年代之前的人,这个名字可谓如雷贯耳。说几个邓女士的履历闪光点吧。1979年,央视的“迎新春文艺晚会”导演,这台晚会是“春晚”的前身,是邓在军导演心目中第一届春晚,但由于当时全国电视剧普及率太低,所以影响力不大。1983年,央视第一届春晚,邓在军与黄一鹤共同担任导演,开启中国人除夕雷打不动的过年方式。1989年,国庆4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总导演。其它的履历就不一一列举,这几个就足以称之为中国电视发展史上闪耀的明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在军女士之所以把这座颇具影响力的艺术馆落户于重庆区县荣昌,而不是选择在一线城市。最大的原因是她自己是荣昌人,所谓反哺之恩也许就是如此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座艺术馆之所以让我感到亲切,原因就在于它所展示的内容让我想到了过去。回忆是最让人动情的方式,不管是苦是甜,过去了就会统统变得回甘。这座博物馆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春晚”元素。它帮大家回忆了春晚40年的成长足迹,也从春晚这个节目影射出国家电视艺术发展的可人成果。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历届春晚最精彩的环节,以及最让人难忘的节目回顾等,让80后一代迅速回到快乐童年。那一串串已经故去的名字,难免让人有一丝惆怅,但他们所留下的节目,却成为不朽的传世佳作,这也是电视人所追求的,作品流芳百世胜过一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0多年过去了,春晚依旧规律的每年除夕见面。虽然演员已经换了一波又一波,演出的质量也被大众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在90年代,那个娱乐并不发达,信息非常有限的年代,春晚给许多家庭带去了欢乐。我们怀念过去,也许不仅仅是节目的变更,演员的变化而带来的“质量”问题,还有那些陪我们一起看春晚,一起跨年的人已经不在了。40年,更替了一代人,当年的小孩们已经到了不惑,他们所面对和承受的东西,很难再用“直接的快乐”所触动。这也许才是春晚不再欢乐的主要原因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管怎样,回忆和共情让我们始终没有忘记原本的美好。这就是我在参观完这座艺术馆后,得到的最真实的感受!

(图文均为老黄带你去旅游原创,未经允许,不得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