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不容易啊,不是这里被坑,就是那里被坑。

近日,江苏连云港“鬼秤”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买一斤虾竟然只有半斤,在事发后,当地市场管理人员不但不处理,反而偏袒商户,引发了网友愤怒。

其实,这两天还有一个坑人事件被忽略了。5月16日,市场监管总局开了一个发布会,说过去一年来全国共查办加油机作弊案件1249件,涉案金额20.02亿元,平均每件作弊金额达到160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加油机作弊,就是加油站利用作弊软件,缺斤少两,和连云港的“鬼秤”是一个套路。

比如内蒙古包头某石油公司,一年多时间,利用加油机作弊1221次,违法所得863.8万余元。但当地市监局对它的处罚仅仅是没收违法所得863.8万余元,并罚款2000元。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山东青岛,一加油站在短短2个月,利用作弊软件,非法获利达320多万元。最终的处罚也是没收非法所得,罚款20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了没有,不管加油站偷多少油,最高罚款只有2000元。难怪网友说这哪里是处罚,明明是奖励。被抓到了也就罚款2000元,没抓到可以获利几百万,这不就是在奖励“偷油”吗?

偷油800多万,存到银行一个月利息都不止2000元,真的是一本万利啊。处罚没有震慑力,只会让更多人效仿,让违法行为变得更加猖獗。

加油机作弊已经形成了一条黑色产业链,上游有专门生产作弊工具的工厂,它们往往以“背包客”形式直接到中小型加油站现场游说,然后达成合作。

这些作弊工具通过更换加油机主板、更改计量器、安装电脑作弊软件等方式大肆“偷油”,消费者根本就察觉不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今年4月,打假博主B太曝光了河南商丘永城市和虞城县的两家加油站,利用电脑操控软件作弊,只需要点击键盘上的减号就可以完成,点击次数越多,消费者被“偷”的油就越多。比如车主要加50升油,实际上只加了30升油。

还有些加油站在加油主板上,安装一个接收红外信号的装置,遥控器通过发送信号到这个装置,控制少出1%的油、少出3%的油、少出6%的油。

虽然市场监管部门加大了对加油机作弊的力度,但是加油机作弊工具却在不断升级,更加高科技,隐蔽化,普通消费者根本就发现不了猫腻,即便是感觉有异常,也很难找到证据。所以,“偷油”现象才会屡禁不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偷油”,一些加油站为获取更大利润,还会出售劣质油。它们从不正规的渠道买入价格低廉的油品,这些油品往往加入了混合石脑油、芳烃等化工原料。汽车在加入这些劣质油后,很容易导致发动机积碳、堵塞燃油系统等问题,严重的造成抛锚,危害生命安全。

比如在陕西汉中的一家加油站,多位车主的车辆在加油后出现抛锚故障,在当地质检部门调查后发现,这个加油站的汽油样品水分占比竟然超过80%。

很多不明真相的车主,很容易被这些售卖劣质油的加油站的大促销、大减价活动所吸引,本来是想节省成本,结果却得不偿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时候觉得很不公平,偷油几百万,只罚2000元,之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上亿,对公司最高也才罚10万元。但是之前河南洛阳一个大爷,售卖不合格蔬菜赚了21元,结果被罚了11万元。

处罚不痛不痒,就是对违法行为的纵容,甚至是变相鼓励。事关老百姓的利益,理应放在第一位,否则在互联网时代,违法行为曝光越多,对当地的形象损害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