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是岩土勘察?是指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点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但岩土工程7个天然特点,决定了从业人员必然面临的困境。
第一,岩土勘察涉及太多经验性的东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经验理解,有些很难说清楚谁对谁错,甚至专家之间也争论不休,所以有些问题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
第二,真实的岩土总有跟规范相抵触的地方;土是一种非均质体,其性质是随机变异的,无论采用什么模型和什么计算方法,总会出现异常,所以在编制勘察报告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一些与规范相抵触的地方,应该说这是正常的。但审查的人总是以规范作为依据,大刀阔斧地删除或者更改你的报告。作为一线的岩土人,所做的就是最真实地反映地质条件,可是审查所做的是完全符合规范要求。
为了报告能正常通过审查,我们只能造假,删除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东西,尽量迎合审核人的意图。有时候真不知道岩土工程是不是一门科学。你说是科学吧,数据资料可以随意修改;你说不是科学吧,又有那么多理论的东西。
第三,岩土勘察报告的详尽反而被误解。编写勘察报告的时,为了写得丰富、详尽,总喜欢查阅很多资料,同时应用一部分资料(论文或者书籍)作为依据进行分析评价。分析完工程地质条件后,根据地质条件和任务委托书的基础形式计算一下基础尺寸,接着选出一种自己认为最优的方案从基坑降水、放坡、支护、地基处理或桩基单桩承载力及沉降进行一一计算,
然后另外给出1~2个备选方案(没有计算过程)。
然而,这些每次都被领导划去,领导的理由就一个:我们是搞勘察的,不是搞设计的,只要提供地层及参数就可以了,至于设计怎么用,那是人家的事情。你写那么多干什么,设计不一定就会用你的方案啊。
记住,我们是为设计服务的。另外,别人的资料你没有验证怎么能随便应用呢?每次报告我都力求完美,但每次都被删得一塌糊涂。
如果你的一个作品被人家搞得一塌糊涂,你会有什么感受呢?是不是就该放弃了呢?我也想过放弃,但是如果放弃了这些内容,岩土勘察将显得索然无味,所以我不想放弃。后果就是慢慢地被边缘化了,重点工程、大型工程都没有你的份了,可研阶段、初步设计阶段的勘察没有必要那么详尽,那就由你去做吧,详勘的工作就让别人搞。人家报告简单明了,很快就完成了,等你这里查资料,那里搞计算,单位的效益如何上得去啊!
第四,被误解没有技术含量;
很多人认为:勘察不就是理正加CAD嘛?难怪人家说做勘察的没什么技术含量。也是,如果说仅仅是打几个孔,然后根据土工、标贯提几个参数就算是勘察报告的话,确实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土工、标贯软件都可以统计的,然后根据地方规范查表就可以了。
如果勘察报告都这样就可以,那么不是本专业的人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离开岩土行业吧,好像没自己能做的事情,继续干吧,就要改变自己,否则只有坐冷板凳了,换个单位吧,好像有点舍不得这单位。因此,该坚持的还要坚持,该改变的还要改变,毕竟生活还要继续嘛!
有任何岩土故事或需求,都可以找乐哥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