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树“不服”留不住消费者

近日,海南椰树集团因广告宣传中包含“用椰汁擦乳”“南太平洋美女很少‘飞机场’”等违反公序良俗用语,有违《广告法》相关条款,被市场监管部门罚款40万元。该企业随后发表声明表达“不服”,引发公众热议。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品牌形象应该是一个即使自己不关注,消费者也会给其画像的大概率事件。过于低俗的宣传,也会导致企业失去很大一部分本来可以开拓的市场。因此,增加产品文化附加值,形成行业内独树一帜的文化符号,满足消费者追逐品质化、个性化的新消费需求,似乎更应该成为椰树追求的目标。

奶酪赛道步入调整期 市场新增量待挖掘

近两年来,在奶粉下滑、液奶遇到瓶颈的市场环境下,奶酪赛道成为乳业的重要增长点。但受消费弱复苏影响,奶酪行业步入调整期。2017年至2021年,中国奶酪行业零售市场规模从51.54亿元增至131.20亿元,年均增速达25.6%。2022年,中国奶酪行业零售市场规模为142.94亿元,同比增长约9%。

分析认为,在中国的再制奶酪中,奶酪棒目前依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未来奶酪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还需奶酪企业构建更加丰富的产品矩阵,挖掘市场新增量,从而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

香港地区下架、停售,绝味食品陷入食品安全问题

近日,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发布公告称,绝味食品(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绝味香港公司”)销售的一批鸭翅中可能受致病菌李斯特菌污染,要求停售及下架相关产品。据专家介绍称,如果食用被李斯特菌污染的食物,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头痛、便秘及持续发烧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诊治。

针对该事件,5月11日,绝味食品相关负责人回应媒体表示,绝味食品对此事件高度重视,已经第一时间成立专案小组,正积极配合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调查“藤椒风味鸭翅”可能造成李斯特菌超标的原因。当天绝味食品就将产品召回并交给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目前检测的结果都显示不含有李斯特菌。

食品配料表就该“晒出来”

网售食品时,很多商家不在商品介绍页展示配料表,或者故意隐瞒食品包装上的配料表信息,或者只有当买家主动索要时才提供甚至不提供……这些现象导致消费者网购食品如同开盲盒。

食品安全无小事。小小配料表,不仅关乎食品安全,也关系着消费者切身权益。在这个问题上,线上线下该用“一把尺子”衡量。毕竟,网络不是“避风港”,网售也不是“挡箭牌”。这不仅需要商家“主动一点”,更需要监管部门、平台、消费者多“要求一点”。无论如何,“晒出”配料表应成为网售食品“标配”。

价跌一半 “榴莲自由”来了?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榴莲进口国和消费国,我国消费者2023年大约“吃掉”了140万吨榴莲。“榴莲自由”到底有没有到来,也是大家十分关心的话题。近期,随着泰国东部榴莲进入旺产季,榴莲的价格比4月初跌了一半左右。

行业人士表示,目前市场上的泰国榴莲产自泰国东部,产期预计在20天左右后结束,目前存量越来越少,产地的价格也在往上走。虽然产地的行情不会影响销售端,但随着在途的货都出完,榴莲价格就会往上走,直到七八月份泰国南部的榴莲上市。

奥运TOP伙伴蒙牛“要强”闪耀奥预赛 成为每个人运动的合作伙伴

5月16日,巴黎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站于上海黄浦滨江正式开赛。作为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蒙牛集团不仅在赛场中“要强”亮相,还在当天发布的广告片中,积极倡导营养与运动、健康结合的理念,致力于成为消费者在各个生活、运动场景下的最佳伙伴。

养生的风吹到了咖啡界 中式药膳受90后追捧

养生的风也吹到了咖啡界,超过六成的消费者期待在咖啡中添加健康或功效成分。“药膳+咖啡”成咖界健康新公式,枸杞、红枣等中式药膳最受欢迎,葡萄籽、奇亚籽等西式营养紧随其后。从不同年龄群体的偏好来看,70后更偏爱杂粮成分的添加,90后更喜欢药膳成分,而95后中西营养两手抓,主打一个全都要。

咖啡文化的受众基础日益庞大,“精细化”成为了整个产业最重要的发展趋势。比如咖啡消费群体中有一部分敏感用户,其中,失眠、痘肌以及孕产期女性等人群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相关笔记占比最多,他们期待产品中咖啡因含量更低。这样的特殊需求得到关注后,低因和脱因咖啡顺势走红。

为何凉茶加药现象屡见不鲜?

对广东人来说,凉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近日,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发布2024年第7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显示,多家凉茶店被检出非法添加药品成分。专家介绍,如今,凉茶中非法添加的药物呈现多样性,包括解热镇痛药、抗生素和激素等,误饮可能引起心悸、过敏等副作用。

有业内人士认为,成本低廉且能有效吸引回头客是一些商家选择冒险的主要原因。凉茶加药可以使凉茶效果更好,顾客喝了之后觉得是凉茶的功效,进而成为回头客,从而提高营业利润。

清华大学- 中国飞鹤“脑发育与认知”专项启动

5月14日,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与中国飞鹤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宣布启动“脑发育与认知”产学研深度融合专项。此举旨在充分发挥合作双方各自在科研和产业领域的优势,通过产学研合作,共同推动脑发育与认知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

老乡鸡回应预制菜

日前,快餐品牌老乡鸡在网络上发布《老乡鸡致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公开信》,就菜品是否为预制菜作出公开回应。公开信称,当前老乡鸡的正餐菜品中,餐厅现做菜占比70.6%,半预制菜占比27.7%,复热预制菜占比1.7%,公开信还包含餐厅供应商明细、追溯档案、菜品制作流程等信息。另外老乡鸡还决定开通“老乡鸡中央厨房”和“老乡鸡餐厅后厨”两个实时监控直播间,欢迎消费者“云监工”。

不少网友点赞,调侃老乡鸡没把消费者当外人,认为这份诚恳的态度值得信赖;也有网友表达了期待,称希望其他预制菜快餐品牌也借鉴公开信做法,让预制菜经营公开透明。

让食品“小标签”发挥大作用

优化预包装食品标签标识,让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易找到、看得清,有助于营造更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生活和高质量食品的需求不断增长,消费者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食品标签上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不好找、看不清、不易算”等问题逐渐增多。前不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鼓励食品企业优化预包装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标签标识的公告》,推动食品企业改进包装,明确提出,采用“见包装物某位置”的形式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其位置应当清晰明显、描述准确、易于查找。

来源:中国网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