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一年内登记开展的药物临床试验已达4300项,相关部门鼓励进一步提高志愿者参与临床试验的便利度,并要求持续加强全过程规范管理。

这是记者5月20日从国际临床试验日宣传活动现场了解到的信息。

当天是第20个国际临床试验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教育司副司长顾金辉在活动现场介绍,国家卫生健康委近年来在全国支持针对不同疾病的示范性临床试验研究平台,并会同国家药监局等部门不断完善临床研究相关的规范治理体系。

临床试验是以人体为对象、旨在确定药物安全与疗效的系统性试验,关系着新药、新疗法等医疗服务供给。《中国新药注册临床试验进展年度报告》显示,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的年度登记总量2021年为3358项,2022年为3410项,2023年为4300项,数量持续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20日,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国际临床试验日宣传活动现场。新华社记者 董瑞丰 摄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自1960年开始我国第一项肿瘤新药临床研究以来,迄今共进行了4700多项临床研究。据统计,已有184种抗肿瘤新药通过该医院的临床研究成功上市,占国产抗肿瘤药物的七成以上。

“随着抗肿瘤领域新药、新疗法不断涌现,临床试验参与者在作出医学贡献的同时,也成为潜在获益者。”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张勇表示,该医院在全国率先开创了新药临床试验门诊,目前进行的500多项临床试验全面向患者开放,涉及肺癌、乳腺癌、食管癌、肝癌等多种肿瘤。

当天,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还组织开展了临床试验咨询义诊、专家讲座、试验参与者互动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并以“试献希望”为主题,发起宣传临床试验正向价值、尊重临床试验参与者的行业倡议。(记者董瑞丰、戴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