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购是过去两年中频频被投资者提及的消息,不少的上市公司都发布了回购股份的公告。但是同样是回购公告,大多数情况下投资者都是支持和满意的,可是周末的时候方大特钢发布的一则回购公告,却有一部分投资者不满意。因为这次发布的是《

关于调整限制性股票回购价格及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的公告

》,根据公告内容是这次回购的是之前向部分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进行股权激励而发售的股份。有部分投资者认为自己手里的股票出现较大幅度下跌公司没有回购,而这些股权激励的股份是当时3.08元买入,现在回购他们的股票还有很多钱赚,这个不公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的理解肯定是错误的,但是错在哪里了呢?首先看看普通的回购,例如嘉欣丝绸5月20日发布了一则《

关于部分回购股份注销完成暨股份变动的公告》。根据公告,公司于2024年2月 7日召开第九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议案》。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并将所回购股份按照有关规定用于出售,回购资金总额不少于(含)5,000万元人民币,不超过(含)10,000万元人民币,回购价格不超过(含)人民币 7 元/股。2024年4月10日披露了《关于股份回购完成公告》。公司通过股票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数量为9,916,000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1.72%,最高成交价为5.30元/股,最低成交价为4.47元/股,成交总金额为50,095,8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完成了历次回购后,这部分股份最终决定予以注销,因此才有了这一份最新的公告。通过这些公告不难发现,上市公司的回购计划是用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股份,然后注销以减少公司注册资本。因为这一回购计划是从二级市场竞价买入,因此买入价格是以二级市场的即时成交价格为基准。

那么方大特钢的这次回购又有什么不一样呢?首先就是这次的回购是定向的。

2022年5月6日,公司办理完成2022年 A 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登记工作,公司首次向1,197名激励对象授予17,585.50万股限制性股票。后来因预留的3,922万股限制性股票自本次激励计划经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内未明确激励对象,预留权益失效。2023年5月8日本次激励计划授予的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条件已经成就,可解除限售的激励对象1,192人,可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87,555,000股。但因业绩考核未达标及离职、退休等原因,本次需要对这部分股票予以回购注销。

其次就是回购的价格不同。普通的回购都是从二级市场买入,因此回购价格是当时的市场价。而这次方大特钢属于股权激励定向回购,所回购的是之前通过股权激励拿到股份的员工手里的股份。因此回购价格就是最初的发行价格,由于中途有分红,因此还有相应的调整,最终确定为3.08元/股。这一价格与二级市场的价格之间有40%的差距。

当普通回购发生的时候,投资者是有权利选择是否接受公司股份回购的,也就是可以选择是否卖出手里的股份让公司回购。而这种股权激励未达标或者离职等原因导致的回购是强制的,即使持有人不愿意卖出也不行。股权激励本身是对上市公司高管和核心员工的一种福利,同时也是一种鞭策。如果公司业绩很好,员工可以拿到较低价格认购股份的权利,这也是对他们努力工作的奖赏。如果公司业绩不好,员工就拿不到这一笔额外的收益。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也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刺激员工的积极性,更好的为公司服务,为股东创造更大的效益。因此股权激励也被俗称为金手铐,通过这种方式把员工和公司绑定,大家利益共享。

把以上两种不同的回购搞清楚了,自然就不会生气了。并不是那位网友想象的现在上市公司以二级市场的价格向员工们回购手里的股份,中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