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疏雨相过,人间晚晴

物迎夏熟,小得盈

今日迎来小满

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相继进入夏季

南北温差进一步缩小

此时节,熏风徐来

麦穗摇曳,落红满地

有诗云“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夏季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天地之气上下交合

大自然生机盎然

万物繁荣昌盛

小满节气开始,南方雨水增多,北方气温上升加快,多热、多湿成为这一季节的气候特点,亦为疾病的传播、细菌病毒的滋生提供温床。夏天有自己的特点,养生也有自己的小妙招,下面第七医学中心中医科专家带大家了解夏季养生小知识。

夏季养生原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人合一”是中医养生的根本性指导理论,人要和自然界的变化相适应,具体到不同季节,亦有所不同。

1、养阴扶阳

暑和湿是夏季的特点,“暑”易损耗人的津液,致人体产生“热变”,诱发阴虚体质;“湿”性质较浊,不易祛除,易困阻脾,形成痰湿或湿热体质,易出现肚子胀、不想吃饭、大便不成形、四肢有时冰凉等症状,此时需要“扶阳”。

2、健脾和胃

夏天饮水量增多,脾胃运化水谷、水湿工作量大大增加,体力消耗随之增大。这一季节天气炎热,人们容易贪凉饮冷,如果没有把握好“度”,贪图一时之快,更易伤了脾胃,此时需健脾和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养心清心

夏季是心脏负荷最大的季节,烈日炎炎,人体内的血液流动加快,心脏的工作量增大,炎热的天气让人心生烦躁。此时需养心清心,既能保护心脏,还能保持愉悦心情享受夏季的美好。

夏季养生妙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茶饮有妙招

夏季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主气客气均是“火”。小满之后白天明显延长,年轻的朋友可能熬夜,老年朋友往往睡眠不好,饮食上如不注意,吃油炸烧烤或者龙眼肉等偏热性的食物,便易造成体内体外都热,出现口腔溃疡、痤疮、口干口渴、小便发黄灼热等症状。

口腔溃疡、痤疮、失眠可选用黄连6g,开水冲泡代茶饮,清心除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痤疮、小便灼热、多梦可选用桑叶6g、淡竹叶6g,开水冲泡代茶饮,清热利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便秘、肥胖可选用荷叶6g、决明子9g。开水冲泡代茶饮,化湿润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口干口渴可选用乌梅9g、麦冬9g、五味子3g,开水冲泡代茶饮,生津止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进食有妙招

夏季气温升高、湿热交蒸,细菌生长进入活跃期,食物储存不当易霉变,饮食稍有不当,就会出现胃肠不适,甚至出现胃肠型感冒。

此时要避免贪凉饮冷,适当摄入生姜对身体更有益,另外顺应节气进食可收到“药食同源”的效果。

小满时节开始,很多皮肤病高发,饮食当清热利湿,时令果蔬有樱桃、杨梅,以及蚕豆、苋菜、黄瓜或蒜苗之“夏三鲜”,食物以甘、酸为主,兼以苦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起居调摄有妙招

平心养神。夏季湿且闷热,人的心神受扰、情绪易急躁,出现烦躁、焦虑、失眠等,此时应做到“无厌于日,使志无怒”,心静自然凉,心平气能和。

夜卧早起。顺应夏季规律,早睡早起 ,最好能卯时(上午5-7点)起床。

午间小憩。由于白天时间长,以15分钟到半小时午睡时间为宜。常言道,小满寒,也就是五月天尽管气温升高,自然界仍有寒气。因此午睡时不要正对空调出风口及电扇,保护腹部、背部、头部,以防着凉受风。

运动有节。夏季运动应避免过多出汗,选择清晨或傍晚时分以慢运动为宜,比如太极拳、慢跑、快慢交替走、八段锦、易筋经等有氧运动或中医传统功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按摩有妙招

小满时节是儿童推拿调脾胃好时节,顺揉脾俞,双侧取穴,每分钟100-120次,每日3-5分钟,可以起到健脾和胃、利湿升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足三里

成人适当按摩腹部和足三里等穴位,可帮助健脾和胃,应对夏季脾胃虚弱出现腹泻的问题,注意饱食和饥饿状态时不要按摩。

万物繁茂,夏日意浓

正是人间好时节

在这个奏响收获前奏的小满时节

愿所有人都同有收获

学习、工作、生活、事业、健康

志得意满,圆圆满满

主管| 解放军总医院政治工作部

主办| 宣传处融媒体中心

来源 | 第七医学中心

撰文 |查青山

图片 | 网 络

刊期 | 第2549

总编:熊 刚

主编:张 奎

编审:张 密

编辑:储洁雅

邮箱:jfjzyy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