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氢能首次作为前沿新兴产业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年前,在武汉就诞生了中国最早的氢燃料电池轿车“楚天一号”——

这里,是国内最早布局氢能产业的城市之一。

在武汉理工大学燃料电池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潘牧看来,武汉在氢能“制、储、运、加、用”各环节各具优势,但若要大规模推广应用,必须串珠成链、握指成拳,才能推动氢能使用成本下降,真正打开产业之门。

当下,30台氢能重卡欢快地奔跑在武汉、宜昌间,国内首条规模化氢能重卡干线运输示范线运行良好。连日来,长江日报记者多方采访调研发现,

在这条“氢走廊”上,车的“心脏”、车体、车的“粮食”、“粮食”供给站等,全都出自武汉。

武汉发展氢能产业,以场景开道,多家企业一起上“车”,聚“氢”成“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脏”强劲

“氢腾”燃料电池

可支撑400公里续航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北氢动力公司运营的氢能源车整装待发。

“‘跑月票’跑了大半个月了,挺好的!”5月15日下午,吴庆塔师傅拍着“老伙计”——一辆氢燃料电池重卡说。大半月的体验让他觉得,新能源车动力性比油车还要好,起步很快,不会“突突突”,噪声也低,这辆每天跑在沪渝高速武汉至宜昌段的天龙KL氢燃料牵引车来自东风。

目前,东风商用车旗下的氢燃料产品已涵盖牵引车、工程车、环卫车等多种品类,可在钢厂、港口、快递快运、城际配送等多个场景应用。

就在今年3月30日,汉宜氢能示范线正式启动。如今,每天有30多台氢能源重卡往返两地。

据介绍,这批氢能重卡,仅需10分钟即可加满氢,其搭载的120kW“氢腾”燃料电池,纯氢续航可达400公里,按一年行驶10万公里测算,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00吨。

而这颗完全的“中国芯”,就下线自国家电投华中氢能产业基地。氢能车要“吃”的氢气,则由武汉众宇动力系统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补给”充足

示范线投运月余

已跑了超10万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北氢动力公司运营的车辆正在排队加氢。

“如今,伴随基建迅速跟上,武汉氢能车敢跑远路了。”湖北氢动力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大宗商品事业部总监李志介绍。

氢能产业链分为上游制取(制备—储运—加注)、中游燃料动力电池系统和下游应用三个关键环节,而加氢站是连接上游制、储、运环节与下游应用市场的枢纽。

以往,受加氢站布局影响,氢能源货车主要集中在城市配送,而在汉宜氢能示范线上,中石化在沪渝高速潜江和枝江西服务区建设了两座加氢站,每天加氢能力达到1000公斤,有效保障了氢能源重卡在高速公路的常态化运行。

通过及时“补给”,汉宜氢能示范线车队已为相关企业完成订单700余单,日均运送货物约450吨,总里程超10万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北氢动力公司运营的氢能源车整装待发。

“这些加氢站正是我们建的,核心设备自主研制都在武汉。”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氢能装备分公司经理潘灵永介绍,中国石化氢能装备制造基地已具备年产25套(100台)加氢站全套装备的生产能力。

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的中国石化氢能装备制造基地二期,正在紧锣密鼓筹建之中。

“动力”持久

物流成本有望降低15%~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北氢动力公司运营的车辆奔跑在武汉经开区。

在沪渝高速潜江服务区,驾驶员吴庆塔师傅加氢后接着上路,他来自湖北安捷楚道供应链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安捷”)

,要将一车日化品运到潜江。

安捷物流是武汉首批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企业之一。越来越多客户有物流减碳需求,企业迅速转型,大胆尝试使用新能源车跑物流。

安捷总经理王其兵介绍,目前安捷投入的30辆氢能重卡,一年可减碳6570吨,相当于近40万棵树一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中国石化氢能应用现代产业链专家咨询委员会曾作过一个调研,氢能应用呈现积极发展态势,但氢能项目经济性普遍不高,企业经营和发展对政策和补贴高度依赖。

王其兵坦承,从目前的运行情况来看,氢能源车的能耗成本比传统油车大概高20%左右,但是氢能源车节能减碳作用明显,每台车可为企业挣得2万元碳排放权指标,随着氢能源车的批量化应用,物流供应链综合成本可持续降低15%~20%。未来,该企业的氢能源重卡规模将会扩大到500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北氢动力公司运营的氢能源车整装待发。

如何让氢能应用“动力”持久?业内人士分析,如今的氢能类似于十几年前的锂电,一旦能突破产业化应用短板,氢能源应用推广将会驶入快车道。

通过跑起来,降低成本——这已成为“制—储—运—加—用”最末端“用”方的共识。民企动起来,央企也动起来了。

车的物流场景只是突围方向之一。武汉不断推广公交车、物流车、环卫作业车、渣土车、绿化养护车、通勤车氢能车规模应用。

市停车场及配套设施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武汉拥有公交、物流、通勤等氢能汽车约612辆,同时建成9座加氢站,在建8座加氢站,今年还将推动加快省内加氢走廊建设,将武汉打造成为国内氢能产业创新研发、生产制造、示范应用引领区。

长江日报出品

采写:记者李佳 长图:手绘职文胜 制图陈昌

【来源: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