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大陈深远海养殖平台——“垦荒1号”开始投放鱼苗,这标志着大陈黄鱼正式游向深蓝,也是“敢闯”“敢立”的垦荒新渔农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建强“蓝色粮仓”迈出的坚实有力的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垦荒1号”由民营养殖企业“台州市广盛渔业养殖有限公司”建造,为单点系泊创新型深远海智能化养殖平台,主体为板甲结构浮体加桁架结构养殖区,全长124米,最大宽度32米,最大深度16米,设有3个养殖舱,包围水体63500立方米。设施总投资4000万元,设计年产高品质大黄鱼300余吨,年销售收入4800余万元。养殖平台于2022年下半年完成建设运到大陈海域,2023年适应海况试运行,今年以来设施做好了养殖投放的前期准备。第一批大陈黄鱼投放后,通过精心管理,年底广大市民就能品尝到从深蓝海域“游”来的美味生态黄鱼。

此次“垦荒1号”的苗种投放,在我国深远海产业发展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在耕海牧渔向海洋要粮食的时代进程中,垦荒新渔农以新时代“头雁”姿态勇闯深远海,在万里碧波中打下坚实锚地,成功建设浙江省首座单点系泊深远海养殖装备并正式投产试行,实现从一到百的产业裂变新格局。该设施按照养殖浮趸高质量建造,在20米以上深海域进行抛驻,设计抗风浪15级,具备在12级台风下安全生产功能。当台风达到12至15级情况下,平台和桁架网箱下潜,起到避风作用,同时解决黄鱼过冬问题。

大陈黄鱼是弘扬垦荒精神

在大陈海域艰苦创业的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大陈海域开始试养黄鱼。前期用小网箱试养后,2001年,大陈岛引进大型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大黄鱼,成为全国最大的深水网箱黄鱼养殖基地,该项养殖技术先后列入国家“863计划”和星火计划,并获中国水产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年,星浪养殖合作社全球首创在大陈实施铜围网养殖设施,成为行业开创者和各地参照的范本,东海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多次在大陈召开铜围栏养殖和深蓝渔业现场会。目前,全岛共有养殖企业14家,黄鱼养殖基地8处,围栏养殖设施19口,深远海桁架围网3口,深水网箱710只,最大的单个设施水体达20万立方米,总养殖水体150多万立方米。大陈黄鱼养殖年产量9245吨,产值超10亿元,已成为东海最大的黄鱼养殖产区。大陈渔场是大黄鱼的洄游和索饲区,由于暖流和径流交汇天然饲料丰富,水质符合国家一类水质标准,养成的黄鱼具有“体梭型、肉蒜瓣、色金黄、膘肥厚、味鲜美”特征。椒江区“大陈黄鱼”区域商标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保护,椒江区被中国渔业协会评为“中国东海大黄鱼之都”称号,并成功举办中国第三届大黄鱼文化节。随着大陈黄鱼品牌的推广,大陈黄鱼已打入上海绿波廊酒店,同时作为大陈的礼品在台湾国民党总部赠送给大陈籍台胞,成为两岸交流的纽带。

大陈深远海养殖平台——“垦荒1号”的建成与投放,将进一步拓展海洋空间格局,不断提升黄鱼养殖品质,推动大陈黄鱼养殖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态化、现代化转型升级。

来源:椒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