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冲冲,这期的传统插花课我一定要抢到。”4月底,天津第三期青年夜校报名信息一经发出,就在朋友圈被各种转发。青年们蓄势待发,纷纷争抢名额。本以为“青年夜校”的风从2023年底刮起,只是一阵风,却没想到,已过近半年时间,“青年夜校”一期比一起火爆,名额也是越来越难抢。天津“青年夜校”缘何如此火爆?它的魅力之处到底在哪儿?记者前往市级“青年夜校”所在地天津青年宫一探究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课程丰富多彩

中式传统插花、朝代妆造复原体验、扎染、泥塑、中国传统手缝布艺、传统制香、宋代点茶与茶百戏、掐丝珐琅、篆刻、古诗词创作、鸡尾酒调制、咖啡制作、快板、自由搏击、活力燃脂、小儿推拿、围棋、手绘钢笔画……在天津青年宫,丰富多彩的“夜校”课程着实让记者看花了眼。“青年宫‘青年夜校’推出的很多传统文化和非遗项目的课程是最吸引我的,老师都是非遗传承人,是日常我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的,几乎每期,我都要报两种课程。”学员小周说。

据悉,作为团属校外教育阵地,为了给青年人搭建一个学习、社交、放松的文化空间,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市级“青年夜校”推出了很多传统手工艺课程,让青年人锤炼本领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堂传统插花课上,记者看到,非遗项目民间传统技艺传承人李雪蕾老师以芍药为主花材,正在带领学员们进行传统插花创作。“我们的传统插花,以剪切下来的花卉植物的花、枝、叶、果为主要素材,根据传统人文创作法则和作者构思,插在瓷器瓶、盘等各种容器里,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传统插花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概括来说就是追求自然美、线条美、意境美和整体美。”李雪蕾老师说。李老师的学生大多是女学员,有喜爱新中式的上班族,还有全职妈妈。“作为一名全职妈妈,以前每天都是围着孩子转,有一天发现,自己和孩子的共同语言变少了,一些想法也跟不上了。看到青年宫推出的‘青年夜校’课程,凭借喜好报名了课程,没想到,插花作品受到了家人的一致好评。平时,我们还会跟随李老师去参加一些对外布展的活动,打打下手,认识新朋友。突然感觉又找回了自我,人生再一次被点亮。”学员张女士激动说。

天津青年宫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他们将探索职业技能培训的道路,让更多的“夜校”学员从兴趣转化成职业,尝试助力青年把兴趣爱好转变成经济收入。

青年热情高涨

“白天工作忙,晚上下班回家又要忙家务又要带娃,只有午休有自己的时间,青年夜校设立的午间课程正适合我。利用午休时间来练习书法,通过碎片化的一小时,我不仅学会了技能,跟着音乐练习,内心感觉也安静了。”“小的时候就对美术感兴趣,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坚持下来。参加了青年夜校,我又重拾了儿时的梦想。”书法社和油画社的学员,中午顾不上吃饭,便赶来学习。“周末孩子来学书法,我和他爸就是在外面‘傻等’,看到‘青年夜校’的课程,就跟着试了几节课,没想到一下就上了头,一家三口周末都来学习,我们做家长的还能给孩子做个表率,增进了亲子关系。”……在现场,学员们对“青年夜校”课程的设立赞不绝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青年夜校”一开班即火爆,并持续不断出圈,不仅得益于当下青年人对“拓展社交、自我充电、发展兴趣”的需求,还得益于“青年夜校”不断拓展社会资源力量,根据青年实际需求,不断完善和配置课程。在这里,无论年龄多大,无论离开校园多久,仍然可以学习新知识。在这里,青年们在忙碌生活中找到了精神寄托和成长空间,拥抱变革,不断提升自我。如今,青年人希望利用业余时间终身学习的热情越来越高涨。

持续优化拓展

天津青年宫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2020年开始,天津青年宫尝试设立青年社团,去年底,在团市委的号召下,以青年社团为基础,开设“青年夜校”。近期,他们针对广大青年群体做了“青年夜校”调查问券,共收集200余份数据,为日后青年夜校的开展提供数据参考。下一步他们将根据青年需求,不断优化、完善夜校的服务,建立课程体系,完善课程设置。后期,还将开设更多青年喜闻乐见的课程。也将尝试“走出去”的方式,将“青年夜校”送到楼宇和单位中,探索深入基层服务青年新方式,为更多广大青年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