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凌晨,江西萍乡武功山一名女孩在徒步登山过程中因失温不幸身亡。

据客栈老板的女儿张女士透露,事发当晚,女孩的朋友向客栈求助,称女孩无法行走且无法说话。客栈老板立即组织搜救,但女孩被发现时状态已非常糟糕。客栈提供了帐篷、睡袋和热水,多名客栈住客也一直守护在女孩身边。随后,消防队员赶到将她抬下山并送医,但不幸的是,21日辖区警方确认女孩已不幸身亡。

5月21日下午,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宣传部门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确实有一名女生在5月20日凌晨发生意外。该女生是19日上午登山,20日凌晨出事。事发后,景区接到救援电话,也组织了消防、应急及医护人员的救援队赶到现场救援,“但是很遗憾,没有救回来”。

该名工作人员还称,5月19日-20日,景区没有接到有极端天气的通知,“只是局部有一些小雨小风”。至于死因,他表示不便透露。

此前,网上有传出该名女子登山“穿吊带”的说法。这名工作人员透露,该女生并非像网传的那样,她还穿了长裙和冲锋衣。但她未购票,也未通过景区的核心区上山,走的是户外徒步路线。他称,实际上,景区禁止通过这些户外徒步路线上山,“走这些路线肯定要具备充足的户外知识”。

据红星新闻消息,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遇难者走的是非景区开发的户外穿越线路,在景区管辖范围之外。遇难者为1997年生,没有户外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据荆州日报消息,辖区警方工作人员回应,具体死亡原因还在调查,初步了解为失温导致,女孩家属已经来派出所处理相关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爱好者在徒步、登山过程中,一旦因为淋雨出现浑身无力、打哆嗦、四肢发麻等情况,这多是失温前兆,要引起足够警惕。失温是一种身体产热和保暖能力长时间小于散热能力,从而导致体温越来越低的现象,通常表现为人体核心温度低于35.0℃(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6℃~37℃)。失温主要是由环境低温、潮湿引起。

失温症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三期。其中第二期中度失温时,体温降至28℃~32℃,肌肉不协调更明显,人的行动更迟缓、困难,伴有步伐不稳、方向感混乱,还会出现反常脱衣现象,这是身体自身调节机制失衡,原来始终收缩的周围血管扩张,导致短暂“热起来”的错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徒步、登山目的地多为高海拔地区,气温要低于平地,理论上,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便会降低6℃。户外爱好者出发前,需提前了解当地天气情况,如遇恶劣天气要果断取消行程。同时,要记得多带几件衣服,保持身体干燥,若被汗水、雨水打湿,及时更换衣物。关键时候,帽子、雨衣、手套、围脖、防风衣、厚袜子、保温毯等都是能救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高海拔地区往往风大,流动的空气在高海拔地区会不断把热量从人体体表移走,这种“风冷效应”使体感温度在有风时会更低,一旦有失温前兆应尽量做好防风措施。同时,要防止脱水、避免过度疲劳,补充食物和热饮能有效预防失温。总之,失温在户外活动中虽然是致命的,但提前做好预防措施是可以避免的。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百姓关注、澎湃新闻、红星新闻、荆州日报、新京报、湖北应急管理等)